莞香樹

莞香樹

薔薇亞綱、瑞香科植物
莞香(Aquilaria sinensis)别名:牙香樹、女兒香,為瑞香科沉香屬喬木,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在中國樹木中唯一以東莞地方命名的樹木。曆史悠久,宋朝已普遍種植,曆來是東莞的地方特産,近幾年東莞市十分重視發掘地方特産,将莞香作為标志性植物大量繁育推廣種植,久違的莞香不久将“香”遍莞邑大地。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超目: 目:桃金娘目(Myrtales) 亞目: 科:瑞香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莞香樹

體态特征

莞香樹是常綠喬木,樹皮暗褐色,易剝落。葉薄,草質,光亮,卵形,通常不超過10厘米,有兩種大小。大者稱大葉香,為長卵形;小葉稱細葉香,為披針形,互生,兩端尖,長五厘米許,青綠色。花白色。

種子圓形、黑色。花莞香樹種子馬牙狀莞香成品期三月份至四月份,種子成熟期六月份。本種生長六、七年後伐其正幹,後越五、六年,乃鑿香頭如馬牙狀,通稱“牙香”。花小,芳香,黃綠色,幾朵或多朵結成腋生傘形狀花序。

蒴果似連翹,長約2厘米。花期為每年3月至4月,種子成熟期在6月。成熟種子圓形,黑色。從育種、培植,到小苗長大成樹,須6至7年時間。莞香長成大樹一般為8米至15米高,枝繁葉茂,郁郁蔥蔥。莞香樹生長于亞熱帶地區,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濕潤。莞香樹苗一次移植成活率低,須二次或三次假植,形成宿根,豐富其根系後再到目的地種植。

成樹之莞香,乃鑿香頭如馬牙狀,取其木塊,即為成品。第一次鑿采木香,稱“開香門”,每年農曆12月是鑿采木香的季節,是在活樹上鑿取。采鑿的木香依質地分為“白木香”、“鐮頭香”、“沉香”、“牙香”(又名女兒香)。

物種文化

大多數人對于莞香的認識,最初都來自一個在東莞流傳數百年的傳說。古時,東莞種植香樹的人,等莞香樹長大後,就把它連根挖出,洗曬成塊狀後出售。因為莞香全由少女們洗曬而出,女孩兒們心細且害羞,常将最好的香塊偷藏懷中,以換脂粉。後來,人們便将香中極品喚作“女兒香”。這一傳說實在令人難忘,覺得莞香是一種能讓人如醉如歌如詩的物件。

據史書記載,莞香樹(又名白木香,土沉香)在唐朝已傳入廣東,宋朝普遍種植,因為主要集中于東莞地區,所以莞香樹出産的香料又名莞香。早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廣東就以香市、藥市、花市和珠市形成著名的四大圩市,其中以買賣土沉香的香市最為興旺。明代,廣東每年的貢品都有莞香。

據說,香港的得名也與莞香有關。當時莞香不僅暢銷國内,而且經加工後由人力挑到香港出售,并大量遠銷東南亞。運送莞香的船隻大多數停泊在香港九龍的尖沙咀,再通過這裡轉運到國外。因為莞香堆放在碼頭,香飄萬裡,因此這個轉運香料的港口,就被成為香港了。當然,香港得名由莞香而來,也是史學界普遍承認的香港得名由來說法之一。

長期以來,莞香一直被認為是流傳于民間的俗品、并因其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而稱頌于社會,雖無一文獻反映其曾是清朝時作為地方政府向朝廷進貢的土産品之一,但從《貢折》和《貢檔》及《進單》所羅列的内容可以斷定為是當時的朝廷貢品之一。這些珍貴的文字資料向世人昭然了其時廣東地方官員向皇室進貢物品的全部詳情。

1987年展覽時,據清《貢折》和《貢檔》的記載看,東莞進香始于雍正六年,止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共記載了十批次。

據陳伯陶《東莞縣志·卷九十四莞香篇》載:“彭志”記“聞前令時,承旨購異香,大索不獲,至杖殺裡役數人,一時藝香家,盡髡其樹以去,尤物為禍亦不細矣,然則莞香至雍正初,一跌不振也,此酷令不知何名,深可痛疾。”若把這一段史料結合貢單中最早為雍正六年由廣東巡撫鄂彌達進貢東莞香的記錄相聯系,當時為“承旨”購置異香而“至杖殺裡役數人”的酷令雖不知名,但無論從雍正初的時間和所索異香的要求,以及敢于濫殺無辜的做法上,都不難看出應是為朝廷搜索貢香而來的官員。

我們從雍正六年九月十一日《貢單》第四款“朝珠”類中,有“東莞悠遠香結朝珠”及第七款“陳設”類中記有“東莞天然香山”可知,至此,莞香已不是一段香料,而是經過加工形成既可散發香氣又具有實用價值的朝珠,并作為工藝品進貢入宮,同樣“東莞天然香山”雖不知其造型如何,但卻可和“綠松石九如瓶”、“午瑞鶴頂瓶”、“宣德爐”一起作為朝廷擺設進貢,可見其藝術及觀賞價值不菲。

物種區别

據考證,莞香最少為4種,而最多為14種,但無論多少,其名均有出處,并可以“色”、“形”、“聲”分門别類,民國時期,陳伯陶《東莞縣志》卷十四指出:“鹧鸪斑,曰朱砂管,曰黃熟,曰黑格,以其色言也。曰馬牙,曰馬尾滲,曰竊鑿,曰結根,以其形曰也。曰鐵格,曰角殼,曰香角,以其聲言也。”

主要價值

古時香港屬東莞管轄,那時的香港也曾大量種植土沉香,然後制成琥珀狀、半透明的香塊,農民将其從陸路運到尖沙頭(即尖沙咀),用舢舨運往石排灣(即香港仔),再轉運至内地及東南亞,甚至遠及阿拉伯等地。因運香販香而聞名,石排灣這個港口便被外國人稱為“香港”,即“香的港口”,後來,“香港”更成為了整個海島的名稱。

沉香的藥用用白木香的樹脂制成的沉香藥用價值極高,是我國沿用曆史悠久的珍貴中藥。沉香性辛,微溫,無毒,具有行氣鎮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等功效,對于治療腹脹、胃寒、腎虛、氣喘有明顯療效,常用于治療氣逆胸滿、喘急心絞痛、積痞、胃寒嘔吐、霍亂、男子精冷、惡氣惡瘡等症。

近代臨床試驗研究表明,沉香是胃癌特效藥和很好的鎮痛藥。自古以來,沉香通常被加工成傳統中藥飲片,如:沉香粉、沉香飲片、沉香曲等。中醫大夫用沉香組方治療病症,被用于消化、呼吸、心腦血管、風濕、腫瘤以及外、婦、兒、男、五官、皮膚等科的疾病,還用于芳香療法和燃香法。尤其對消化系統的疾病,沉香的應用非常廣泛,大部分藥都用沉香。

莞香,作為一種香料,曆史非常的悠久。早在唐代,東莞便開始種植莞香,有規模有名氣是在元代年間;明清時期,莞香聞名全國,是當時上貢的佳品。至今的故宮博物院中,還有關于我們東莞進貢莞香的曆史記載。曆來,莞香,與莞草,莞鹽并稱為東莞三大土特産。

物種榮譽

東莞首屆十佳美樹評選位于清溪鎮莞香園的百年莞香樹力壓群雄,在評選中拔得頭籌,成為東莞最美的樹。

在東莞首屆十佳美樹評選結果中,排名第一位的美樹就出在清溪鎮,這棵百年莞香樹就是被評選為東莞首屆十佳美樹中最美的樹。

這棵樹形奇特、枝幹健壯的莞香樹是莞香園裡最古老的莞香樹之一,樹齡約200年,而它最為特别的是,在百年老樹頭上生長出八支亭亭玉立的新枝幹,既是吉祥數字"8",又像是擁抱在一起的八兄弟。

十佳美樹評審小組專家劉博士:“首先它是比較老的樹了,另外一個是這個樹種呢本身它是瀕危種,在東莞能夠長這麼大确實不容易,現場來看的話呢,它還是整個長勢,樹形、長的還是不錯的,可以的,造型也比較特别。東莞人對莞香有一些感情,就是說,這是東莞的東西嘛,照片拍的也很漂亮,包括外形啊、花、果各方面角度啊拍的很好,網上的分數也挺高的。”

據了解,在本次大賽的評比中,百年莞香樹總分獲得了96.22的高分,其中專家評分66.22分,網民投票獲得30分。據評審小組專家介紹,這棵莞香由于在東莞曆史悠久,是東莞市本土樹種,也是唯一以東莞地方名命名的樹種,在樹木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再加上該樹木樹形獨特、長勢旺盛,最終獲得第一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