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苗

香椿苗

香椿樹種子所發的苗芽
香椿苗即香椿樹種子所發的苗芽,類似“豆芽,是黃豆種子所發的苗芽。”由于采摘香椿樹的嫩芽有季節限制,在夏秋冬三季人們不易吃到新鮮的香椿,因此人們将香椿樹種放在溫暖潮濕的環境裡,使其自然發芽,從而成為香椿苗。
    中文名:香椿苗 拉丁學名: 别名: 界: 亞界: 總門: 門: 亞門: 綱: 亞綱: 超目: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意為:香椿樹種子所發的苗芽 種芽生長适溫:15~25℃ 生長習性:喜溫

環境條件

溫度和水分是香椿種芽生長必需的環境因子。種芽生長适溫為15~25℃,冬季、早春宜采用日光溫室、窯窖、房屋生産;晚秋可用改良陽畦、塑料大棚等培育。當外界氣溫高于18℃時,即可露地生産,但要注意遮蔭,避免直射光照射,以防降低品質。

生産方式

為節約土地,提高保護設施利用率,便于規範化管理,宜采用立體基質盤栽。栽培架可由角鐵、鋼筋、木材料制成,架高1.6m左右為宜,以利操作,每架設5層,每層間距30~40cm。

為減少栽培負荷,宜選用輕質塑料盤,規格一般為60cm×25cm×5cm;基質采用珍珠岩最好,其重量輕,通透性好,但價格較貴,可與消毒後的草炭土、水洗沙結合使用。

培育技術

1、浸種催芽選當年采收新香椿種子,清除雜質,種子去翅。用55℃溫水浸種,浸泡12h後撈出,漂洗,瀝去種子表面水分,置于23℃恒溫下催芽。2~3d後,種芽長到1~2mm時即可播種。

2、播種預先将育苗盤洗刷幹淨,底層鋪放一層白紙,白紙上平攤一層厚約2.5cm的濕珍珠岩(珍珠岩與水量體積比為2:1)、然後将已催好芽的香椿種子均勻撒播于基質上,播種量為240g/m2,播後種子上再複蓋厚約1.5cm左右的珍珠岩,複蓋後立即噴水,噴水量為複蓋層珍珠岩體積的1/2,也可直接噴珍珠岩,再複蓋。

3、噴霧管理播後5d,種芽即伸出基質;10d後,香椿種芽下胚軸長達8~9cm,粗約1.0mm,根長6cm左右。在此期間應定時噴霧,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始終在80%左右,加快種芽生長,促進品質柔嫩。

适時采收

播後12~15d左右,當種芽下胚軸長達10cm以上、尚未木質化,子葉已完全展平時采收最佳。采收時将種芽連根拔出,沖洗幹淨,精細包裝,分批上市。香椿種子千粒重為10~12g,平均單粒重0.011g,播後12~15d,種芽單株重為0.10~0.12g,生物産量為種子重量的10倍,産品品質較樹芽更為柔嫩,風味與其相仿,尤其冬季供應,清香四溢,品味更美。

生态習性

香椿樹喜溫,适宜在平均氣溫8—10℃的地區栽培,抗寒能力随苗樹齡的增加而提高。用種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凍。香椿樹喜光,較耐濕,适宜生長于河邊、宅院周圍肥沃濕潤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壤土為好。适宜的土壤酸堿度為pH5.5—8.0。

園林用途

香椿樹幹通直,樹冠開闊,枝葉濃密,嫩葉紅豔,常用作庭蔭樹、行道樹,園林中配置于疏林,作上層滑幹樹種,其下栽以耐陰花木。香椿是華北、華東、華中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區土層肥厚的重要用材樹種,“四旁”綠化樹種。

基本内容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食用香椿,不染雜病”之說。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它的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開胃的作用。香椿還是治療糖尿病的良藥。現代營養學研究也發現,香椿有抗氧化作用,具有很強的抗癌效果。

菜品制作

香椿在吃法上有很多,炒、拌、蒸、炝都可以。典型的菜肴如湖南的“香椿苗煎蛋”、北方的“香椿拌豆腐”、四川的“椿芽炒雞絲”等,至于陝西的“炸香椿魚”,更是負有盛名的傳統菜。

涼拌香椿蘿蔔

食材:蘿蔔苗,香椿苗,油豆皮,加鹽、味精、香油拌勻即可,拌出來的香椿苗清香,可口

香椿苗炒雞蛋

用料:香椿苗50克,雞蛋250克,油50克,鹽3.5克

做法:

将雞蛋打碎到碗内,打散,把香椿苗放入雞蛋碗内,加鹽、味精,攪拌均勻

炒勺内放油,燒熱,放入香椿苗雞蛋一起炒,到雞蛋全部凝固,即可出鍋裝盤

特點:黃綠相間,味鮮質嫩

香椿苗拌皮蛋

做法:

先将皮蛋切碎,然後撒上香椿苗

将醬油,精鹽,麻油調勻淋在香椿苗上,拌勻即可

涼拌香椿苗

做法:炒過的香椿苗要過涼,擠出水分待用

将醬油,精鹽,麻油調勻淋在香椿苗上

依照個人口味添加糖或者白醋,達到酸甜适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