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解放

婦女解放

争取婦女權利的社會運動
婦女為争取自身解放、實現男女平等而進行的鬥争。婦女解放是社會解放的天然尺度,同人口再生産也有着密切的關系。實際上,要真正實現婦女解放,需要全社會成員共同努力。因此,婦女解放要求通過男女勞動者共同奮鬥,反對歧視婦女,使婦女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進而實現男女權利完全平等。
    中文名:婦女解放 外文名:women's liberation 别名:婦女運動,女權運動 目的:反對歧視婦女,使婦女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實現男女平等

起源

婦女運動最初是資産階級革命的産物。18世紀中葉,資産階級“女權主義”提出了為婦女争自由、争平等的口号,對我國早期的婦女運動也頗有影響。資産階級的女權運動在反封建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曆史功績,但它絲毫不觸動壓迫婦女的資本主義制度,因而不可能導緻婦女問題的根本解決。馬克思主義把婦女解放運動看作無産階級革命的組成部分;因為男女不平等、婦女受壓迫的社會根源是私有制和階級剝削。無産階級如果不争得婦女的完全自由,自己也就不能得到完全自由。

解放現狀

我國婦女解放運動發端于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是資産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不可能使婦女得到真正的解放。中國的婦女解放運動,隻有在無産階級領導下,才能取得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婦女解放運動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生産資料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鏟除了男女不平等,婦女受壓迫的經濟根源。在我國的憲法以及有關選舉、勞動、教育和婚姻家庭等一系列法律、法令中,都貫徹了男女平等的原則,并且特别注意保護婦女合法權益的問題。建國三十多年以來,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和家庭生活中,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但是由于曆史上造成的種種原因,男女兩性的實際地位還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從法律上的平等到事實上的平等還需要經曆一個很長的過程。實現婦女的徹底解放仍然是我國人民的一項重要任務。

主題

反對歧視婦女,使婦女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實現男女權利完全平等。在私有制社會,争取婦女解放意味着首先要制定保障公民在種族、性别、财産上完全平等及婚姻自由的法律。社會主義時期,在發展生産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消除階級社會遺留下來的重男輕女,歧視、玩弄、殘害婦女的傳統偏見和習慣勢力,逐步實現男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家庭各個方面的平等。

社會标準

婦女解放可以用一定社會标準衡量:①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②經濟上有充分就業的機會和廣闊的就業途徑,對個人和家庭生活資料有占有權、使用權、處置權、繼承權。③普遍享有義務教育的機會,接受符合自身發展能力的教育,使才智得到充分發揮,作用被社會完全承認。④婚姻以愛情為基礎,家庭内部夫妻平等,實現家務勞動現代化、社會化。⑤意識形态中完全消除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視,建立尊重婦女的良好社會風尚。

解放曆史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婦女代表以新中國主人的形象出現在政治舞台。

回顧百年滄桑,我們欣喜地發現,中國女性的命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結束了長達數千年被放逐在社會曆史之外的狀況,在文明史上首次書寫出作為整體的女性形象篇章。

數千年的男權社會,婦女一直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她們沒有參政的權利,沒有受教育的權利,沒有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最為慘烈的,是婦女的纏足。一雙小腳的形成,往往需要數年的纏裹,“小腳一雙,眼淚一缸”,一生的幸福從此葬送于這雙小腳。與興女學相伴的19世紀末各地天足會的出現為破除纏足陋習、解放婦女身心拉開了序幕。

20世紀初,蔡元培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國教育會,将創辦女校列入議事日程。1907年,清政府在内憂外患的情況下,推行新政,在教育領域頒布了《學部奏定女子學堂章程》和《學部奏定女子師範學堂章程》,首次正式把女子教育納入國家教育體系。民初中國的女子教育,開始與女子職業相銜接,這一舉措進一步突破了用教育造就家庭主婦的觀念,使女性進入較為寬泛的領域,拓展了女性就業的選擇權,從而提高了女性适應社會、獨立謀生的能力。這對從根本上推動中國人力資源的開發、奠定改善婦女的社會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構成了中國女性争取自身解放的交響曲的前奏。知識女性開始以挑戰者的姿态站在反封建的前沿,表現出對封建家庭、性别歧視的精神反叛和投身社會參政議政的熱情,在新的生活中塑造新的自我。我們看到,經曆“五四”新文化思潮洗禮,女性的戀愛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們追求的不再是得到一個終生的依靠和舉案齊眉,而是尋找自己的精神伴侶,是男女人格平等的相處。同時,從清末起步的民法典的編撰,也使兩性在法律上處于不平等的局面有所糾正。女性作為一個性别群體,從卑賤的一半開始成為享有法律保護的弱者。與此相應,女性在就業、參政等領域的參與權也有所改善。南方數省的女子率先獲得參與市場的權利,湖南女子王昌國于1921年當選省議員,這在世界婦女運動史上也是開風氣之先的。

20世紀女性投身民族解放鬥争的壯舉更是可歌可泣。1903年由留日女學生組織了第一個婦女愛國團體——共愛自治會。女性先覺者秋瑾的《敬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和呼籲做“國民女傑”的詩篇《勉女權》成為激勵女性前赴後繼的号角。同年第一部論述女性問題的專著——金一著《女界鐘》出版,作者第一次喊出“女權萬歲”的口号。

伴随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産黨的成立,一些女性參加了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為己任的革命鬥争,中國共産黨人向警予、楊開慧就是這些為理想而獻身的女性的傑出代表。随着階級鬥争和民族鬥争的激烈,“婦女”概念取代了“女性”概念,覺醒的工農婦女參加到民族解放的洪流當中,在隊伍中出現了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娘子軍。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中國婦女運動的目标首先是實現無産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這一時期,中國的婦女解放運動一直同民主主義運動、同民族解放運動緊密相聯,婦女的求解放、求獨立、求自由、求平等諸意識始終同被壓迫的階級意識、革命意識交融在一起。

1949年以來,中國婦女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她們享有與男子平等的一切權利。她們投身于火熱的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生活中,婦女能頂半邊天,成為廣大婦女揚眉吐氣的口号,也成為生活鬥争的現實。

但是,我們在謀求婦女解放的探索中,一段時期曾走了彎路。能頂半邊天的口号,被誤用作男女體力的抗衡,在這個激進的時代,性别差異被忽視,三八高空帶電作業班、鐵姑娘班女突擊隊相繼出現,在體力上與男子一争高下,給婦女的身心帶來後來冷靜思索時才能意識到的傷害。然而,這個時代在婦女解放上的觀念建立,功勞是不可抹煞的。

20世紀是人類有史記載以來首次出現女性群體的世紀,是女性覺醒和革命的世紀。但同時我們必須看到,中國女性在這一世紀雖然在社會地位上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并不意味着中國女性整個社會角色得到改變,性别歧視在很多方面還相當嚴重的,失學女童的比例大大超過男童,下崗女工也多于男性,性商品化在部分地區擡頭和泛濫等等。這些問題表明,女性要獲得徹底的解放還任重道遠。女性的真正解放一方面有賴于自身素質的提高,同時也有賴于整個社會的進步。我們期待女性在21世紀擁有更廣闊的天空。

放大

1900年1月8日大型百貨商業機構——先施公司在香港開張。公司采用西洋流行的女子售貨方式。

1900年2月20日台北天然足潮流興起,天然足會旨在勸導放足,革除纏足陋習。

1903年8月金一著的《女界鐘》由上海愛國女校發行。它是近代中國第一部論述婦女問題的專著。作者第一次喊出了“女權萬歲”的口号。

1907年3月8日女子教育合法化。

1907年7月15日女民主革命家秋瑾在紹興軒亭口就義,時年31歲。

1912年1月7日孫中山接見女子參政同志會代表林宗素等,允許女子有完全參政權。

1919年5月青海省循化縣女師學生鄧春蘭給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寫信,要求北大增設女生席位,允許女子進大學讀書,表示自己願為女界開創先例,從而成為中國第一個提出要求上大學讀書的女性。

1924年3月8日廣州的勞動婦女聯合了各界婦女在廣州第一公園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活動。從這次紀念活動後,“三八”婦女節活動開始逐漸普及到全國各大城市。

1927年3月西安首宗婦女離婚訴訟,西安女子師範學校學生肖桂潘提出離婚訴訟,庭審判離。

1928年5月1日中國共産黨第一個女中央委員、黨中央第一任婦女部長向警予英勇就義,時年33歲。向警予被譽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

1936年8月2日上海女學生李森參加了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11屆奧運會,這是中國首次派女運動員參加奧運會。

1949年7月新中國第一份全國性婦女刊物《新中國婦女》創刊。毛澤東朱德分别為它題詞。

1957年11月鄭鳳榮在北京以1.77米的成績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紀錄。這是中國運動員在田徑運動中首次創造世界紀錄。

1959年3月7日一艘900匹馬力港灣柴油機拖輪“婦女号”在黃浦江下水,這是中國第一艘由婦女擔任全部設計的船舶。

1981年11月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中國隊以七戰七勝的戰績奪得冠軍。其後幾年中,中國女子排球隊連續五次在世界杯賽、世界錦标賽和奧運會比賽中獲得冠軍。

1986年我國衛生部、勞動人事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聯合下發的《女職工保健工作暫行規定》,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次為女職工“五期”保健制定明确規定。

1992年4月3日全國七屆人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1995年9月15日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

婦女參政

廣義意義

對于婦女參政來講,廣義的參政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說作為女性關注政治問題,關注國家的大政方針,關注着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不僅是關注,還要對它發表意見,有自己的看法,積極參加一些社會的政治活動。比如說參加選舉,你去不去投票,那麼就和你對這個政治的關注就有很大的關系或者你的政治态度就有很大的關系,而且能夠表達自己的意見,我對某一個政策我不滿意或者說我有什麼我自己的意見,希望領導能夠采納,那我可以積極發表我的意見,那麼你這樣的行為,或這樣的活動,我們管它叫做廣義的參政。

狹義意義

那麼狹義的婦女參政是指的什麼呢?是指的婦女能夠進入黨和政府的這樣一種各級的領導機構,進入企事業單位這樣的管理的階層,作為管理者領導者決策者來發揮你的作用。那麼這樣一種參政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說得比較多的,就是當官。所謂當官?就是你進入這個決策層,這是狹義的參政。

那麼我們今天講的參政到底是廣義的還是狹義的呢?我想兩個方面的含義都有。因為這個廣義的參政和狹義的參政它是相輔相成的,因為沒有廣大的婦女對政治問題的關注,對婦女利益的關注,對黨的方針政策和婦女的利益的關系的這樣一種關注,那麼就不可能有最優秀的婦女來脫穎出來進入決策層。也就是說呢,如果我們普遍的廣大的婦女不關心政治,那麼呢,我們進入高層決策層,具有決策權的領導崗位的婦女就沒有來源、動力不足。所以更多的婦女然後能夠成為領導者,它需要更廣大的婦女那樣一種參政議政的意識。另外一個方面,如果沒有我們更多的婦女進入決策層、領導層,沒有這些進入決策層、領導層的女幹部能夠為婦女的利益來去說話,表達婦女的聲音,那麼一般的基層的婦女也不可能去關注這個政治問題。因為反正一看清一色的全是男人,跟我們沒關系?所以為了引起我們婦女對自身利益的關注,對政治問題的關注,那麼這也是需要有更多的婦女幹部進入決策層。所以廣義的參政和狹義的參政是相輔相成的,那我們要講婦女參政這兩個方面的含義都要涉及到,都是重要的。但是現在我們在很多時候在研究婦女參政或者是談婦女參政問題,簡單地把它看成是一個當官的這麼一個問題,可能就是太狹隘了。因為你當官是為了什麼?還是為了維護婦女的利益,為了促進男女平等,所以這還要能夠使得我們最高的女性領導能夠關注廣大的群衆的利益,那麼我們廣大的群衆也應該關注我們自身的利益和整個的國家發展的這樣一種狀況。所以,廣義的參政和狹義的參政是我們都應該關心的。

家庭解放

由于家庭是壓迫的一種基本形式,因此,家庭的解放成為了人類曆史解放的必要條件。恩格斯說:“婦女的個體家庭建立在公開的或隐蔽的婦女的家庭奴隸制之上,而現代社會則是純粹以個體家庭為分子而構成的一個總體……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而要做到這一點,又要求個體家庭不再成為社會的經濟單位。”婦女解放的第一步是婦女從家庭解放出來,重新回到社會公共領域。政治解放是婦女解放的重要方面,而經濟解放則構成了婦女解放不可或缺的基礎。恩格斯說:“隻要婦女仍然被排除于社會的生産勞動之外而隻限于從事家庭的私人勞動,那末婦女的解放,婦女同男子的平等,現在和将來都是不可能的。婦女的解放,隻有在婦女大量地、社會規模地參加生産,而家務勞動隻占她們極少的工夫的時候,才有可能。”因此,在有關社會解放的烏托邦想象中,首先必須破壞家庭,破除家庭的界限。也就是說,社會解放必須從根本上摧毀壓迫性社會的基本形式——家庭。

20世紀初,摧毀貞節等束縛婦女的傳統禮教,生成了中國現代婦女解放洶湧澎湃的潮流。在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和國民革命中,放足、剪發、男女同校、社交公開、自由戀愛、婚姻自主、自由同居,婦女解放運動首先直接表現為“身體”的“解放”。在現代開幕的那個時刻,“出走”成為了中國婦女解放最耀眼的瞬間和最輝煌的意象。在中國現代資本主義開幕這一刻所塑造的這一娜拉式的“出走”姿态具有中國古代戲曲中的“亮相”一樣的莊嚴意義。

在五四時期,“女兒們”從家庭和家族中被解放出來,正如魯迅的小說《傷逝》中的女主人公所宣稱的:“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幹涉我的權力!”五四女兒們第一次從家庭中沖撞而出,獲得戀愛和婚姻的自由,實際上就是把婚姻的權力或者說婦女身體的交易權從家族的手中奪取過來,攥到了自己的手中。而此前,婦女往往不過是男性主宰的部落和家族利益的交換物,是男性政治的附屬品。這種男性政治最典型的标志就是中國古代和親政治中作為被交換的物品的婦女,她們是男權國家政治交往和妥協的禮物。作為男權政治之間交換的物品,女性沒有自己獨立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利益,缺乏自己完整的人格和自主的命運。《紅樓夢》中元春的悲劇命運是由賈家為了實現其家族政治利益與皇室進行交換而決定的,而圍繞着賈寶玉所展開的鬥争,林黛玉的“木石前盟”敗于薛寶钗的“金玉良緣”,是賈家政治經濟的前途和家族利益權衡必然的結局。在封建社會中,婚姻或者說婦女往往隻是家族政治的一種平衡的砝碼。男性是家族命運的唯一中心,婦女是無足輕重的。隻有到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婦女才開始逐步确立自己的人格和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