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

辟谷

養生方式
“辟谷”源自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稱卻谷、去谷、絕谷、絕粒、卻粒、休糧等。辟谷最早的記載源自《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作為一種延年益壽的養生法則,辟谷在很多古書典籍裡也有記載。[1]傳統的辟谷分為服氣辟谷和服藥辟谷兩種主要類型。服氣辟谷主要是通過絕食、調整氣息(呼吸)的方式來進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學依據;服藥辟谷則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時,通過攝入其他輔食(堅果、中草藥等),對身體機能進行調節。在科學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辟谷,确實有利于身體的健康,但其功效不應過分誇大,其中的科學原理仍有待研究。
    中文名:辟谷 别名:休糧

史料及淵源

“辟(bì)谷術”起于先秦,大約與“行氣術”同時。集秦漢前禮儀論著的《大戴禮記·易本命》說:“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 ,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是為辟谷術最早的理論根據。《淮南子·地形》也有類似的記載。而《人間》還載有實例,如記述春秋時魯國人單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絲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猶有童子之顔色。”是為史籍所載最早之辟谷實踐者。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有《去(卻)谷食氣篇》,則是現存漢前辟谷服氣術最早的著作。有雲:“去(卻)谷者食石韋。首重、足輕、體轸,則昫(呴)炊(吹)之,視利止。”意謂初行辟谷時往往産生頭重腳輕四肢乏力的饑餓現象,須用“吹呴”食氣法加以克服。這裡将辟谷與行氣聯在一起,和《莊子·刻意》将行氣與導引聯在一起一樣,似皆表明此三術在先秦時最初存在的狀态,即表明它們之出現是大體同時的。

《漢武帝外傳》載,東漢方士王真“斷谷二百餘年(當為“日”之誤——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馬,力兼數人”。《後漢書·方術傳》載:“(郝)孟節能含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曹植《辯道論》載郗儉善辟谷事,謂曾“躬與之寝處”以試之,“絕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緻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達、魯女生等皆行辟谷術。東晉道士葛洪反對單行辟谷可緻仙的觀點(主張擇仙術之善者而兼習之,尤其必修金丹),認為單行辟谷可成仙是行氣家“一家之偏說”,但并不懷疑辟谷術的健身延年效果。他在《抱樸子内篇·雜應》中說:“餘數見斷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輕色好。”并舉出具體例子以證之:三國吳道士石春,在行氣為人治病時,常一月或百日不食,吳景帝聞而疑之,“乃召取鏁閉,令人備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餘,春顔色更鮮悅,氣力如故。”又“有馮生者,但單吞氣,斷谷已三年,觀其步陟登山,擔一斛許重,終日不倦。”《魏書·釋老志》載,北魏道士寇謙之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導引辟谷口訣,弟子十餘人皆得其術。又謂東萊道士王道翼隐居韓信山,斷谷四十餘年。《雲笈七簽》卷五載,孫遊嶽“茹術卻粒,服谷仙丸六十七年,顔彩輕潤,精爽秀潔。”《南史·隐逸傳》載,南嶽道士鄧郁“斷谷三十餘載,唯以澗水服雲母屑,日夜誦大洞經。”陶弘景“善辟谷導引之辟谷法,自隐處四十許年,年逾八十而有壯容”。

《北史·隐逸傳》稱陳道士徐則“絕粒養性,所資唯松術而已,雖隆冬冱寒,不服棉絮”。《舊唐書·隐逸傳》載,唐道士潘師正居嵩山二十餘年,“但服松葉飲水而已”。其徒司馬承祯亦傳其辟谷導引服餌之術。《宋史·隐逸傳》載,宋初道士陳抟居武當山九室岩,“服氣辟谷曆二十餘年,但日飲酒數杯”。《宋史·方技傳》載,趙自然辟谷“不食,神氣清爽,每聞火食氣即嘔,唯生果,清泉而已”。柴通玄“年百餘歲,善辟谷長嘯,唯飲酒。”《史記·留侯世家》記述留侯張良禀體多病,采用導引、辟谷等術療疾并習練輕身之功。《北史·李先傳》載:“(李先)服氣絕粒數十年,九十餘,顔如少童。”《宋史·陳抟傳》載:“(陳抟)因服氣辟谷,曆二十餘年……每寝處,多百餘日不起。”1973~1974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帛書中有一部《卻谷食氣》,論述練氣功以卻谷養生的理論與方法(見馬王堆漢墓醫書)。史籍、道書所載,不勝枚舉。可知從漢至宋,辟谷術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 

原理

其一,通過現代醫學研究,人體的衰老和疾病,主要原因在于大腸裡的糞便堆積和發酵,産生了有害物質,使人體慢性中毒,故從人體健康而言,人體中的廢物有糞、尿、汗、二氧化碳等,而以糞便危害最大。腸是專門收納糞便的,如果清除不盡,就會産生多種毒素,變成各種慢性疾病加工廠,為百病之源,所以要想治病,須先清理腸胃,以保持體内内環境、内空間清潔,從而促進各髒腑功能,提高免疫能力。如心髒病、血液病、脂肪肝、乙肝、糖尿病、婦科病、風濕類疾病、高血壓、肥胖綜合症、腸胃病、鼻炎、哮喘病、矽肺病、全身浮腫、口臭等,這些被醫學界稱為不是癌症的不治之症,通過辟谷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随着辟谷日程的增加,體内白血球數量超過正常的一倍或數倍,來吞噬病原菌,治愈疑難雜症乃至絕症。辟谷能系統地改善和調節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泌尿系統的功能,而且無任何毒副作用――這是任何藥物所不能及的。

其二,辟谷也是健美的好方法,它從根本上解決了能量的吸收問題,不僅使胖人能瘦下來,而且還能使瘦人胖起來,皮膚光澤潤潔,起到雙向調節作用。

其三,從氣功養生、修煉的角度講,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辟谷,可使細胞處于“缺食奪氣”的狀态,使人體内外氣相通,産生天人合一功效,加速細胞與外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奪取大自然的宇宙真氣(靈能),同時使人更易放松入靜,大腦潛能得以開發,啟智開慧,是修為層次提高的捷徑。同時還可降低體溫,減緩人體脈捕跳動的次數,延緩衰老,健康長壽。

注:以結果為導向,未全面實驗考證。

記載

古籍

《漢武帝外傳》載,東漢方士王真“斷谷二百餘年(當為“日”之誤——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馬,力兼數人”。

《後漢書·方術傳》載:“(郝)孟節能含棗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曹植《辯道論》載郗儉善辟谷事,謂曾“躬與之寝處”以試之,“絕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緻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達、魯女生等皆行辟谷術。東晉道士葛洪反對單行辟谷可緻仙的觀點(主張擇仙術之善者而兼習之,尤其必修金丹),認為單行辟谷可成仙是行氣家“一家之偏說”,但并不懷疑辟谷術的健身延年效果。他在《抱樸子内篇·雜應》中說:“餘數見斷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輕色好。”并舉出具體例子以證之:三國吳道士石春,在行氣為人治病時,常一月或百日不食,吳景帝聞而疑之,“乃召取鏁閉,令人備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餘,春顔色更鮮悅,氣力如故。”又“有馮生者,但單吞氣,斷谷已三年,觀其步陟登山,擔一斛許重,終日不倦。”

《魏書·釋老志》載,北魏道士寇謙之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導引辟谷口訣,弟子十餘人皆得其術。又謂東萊道士王道翼隐居韓信山,斷谷四十餘年。

《雲笈七簽》卷五載,孫遊嶽“茹術卻粒,服谷仙丸六十七年,顔彩輕潤,精爽秀潔。”

《南史·隐逸傳》載,南嶽道士鄧郁“斷谷三十餘載,唯以澗水服雲母屑,日夜誦大洞經。”陶弘景“善辟谷導引之法,自隐處四十許年,年逾八十而有壯容”。

《北史·隐逸傳》稱陳道士徐則“絕粒養性,所資唯松術而已,雖隆冬沍寒,不服棉絮”。

《舊唐書·隐逸傳》載,唐道士潘師正居嵩山二十餘年,“但服松葉飲水而已”。AF其徒司馬承祯亦傳其辟谷導引服餌之術。

《宋史·隐逸傳》載,宋初道士陳抟居武當山九室岩,“服氣辟谷曆二十餘年,但日飲酒數杯”。

《宋史·方技傳》載,趙自然辟谷“不食,神氣清爽,每聞火食氣即嘔,唯生果,清泉而已”。柴通玄“年百餘歲,善辟谷長嘯,唯飲酒。”

《史記·留侯世家》記述留侯張良禀體多病,采用導引、辟谷等術療疾并習練輕身之功。以後,曆代文獻不乏記載。

《北史·李先傳》載:“(李先)服氣絕粒數十年,九十餘,顔如少童。”

《宋史·陳抟傳》載:“(陳抟)因服氣辟谷,曆二十餘年,......每寝處,多百餘日不起。”

藥物搭配

辟谷術在限制飲食的同時需服用少量生藥。《北齊書》中記載一個隐居于琅琊山的修行者,練辟谷之術,服用松子、白術、茯苓等生藥,以求長生不老。《舊唐書》記載一個叫王遠知的人,修習吐納導引之術,服食靈芝和白術等,活到百歲以上,且頭發烏黑、步履輕捷。

在曆代方書中載有不少配合辟谷術的中藥方劑,如神仙辟谷方、辟谷登仙方等。主要藥物有黃精、玉芝麻、天冬、大棗、黑豆、靈芝、松子、白術、桑椹、胡桃、蜂蜜、麥冬等,有的方劑中還有朱砂、雄黃、雲母等礦物藥或其再制品。上述藥物大緻可分為兩類,一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脂肪;一類則含無機物,甚至含有一定的毒性物質,如朱砂中含汞、雄黃中含砷(砒)。

修煉辟谷術時以選服具有高營養成分的生藥為宜,因為這些中藥不僅含有一定量的人體必需的蛋白、糖、脂肪及多種微量元素,而且大多有補氣、養血、滋陰、生精等功效,有益于養生。

雖然辟谷術中配合某些含有一定營養成分的中藥,但并不是以藥代食。因為藥物的服用量很少,不能替代平日攝入食物的熱量需要。

種類方法

道士在傳習辟谷術過程中,曾寫有辟谷術專著,論述與闡發辟谷諸法。《抱樸子内篇·遐覽》著錄《休糧經》三卷。

《通志·藝文略》著錄《太清斷谷法》《無上道絕粒訣》《休糧諸方》《太清經斷谷諸要法》《斷谷諸要法》《停廚圓(或作“丸”)方》各一卷。《正統道藏》收載尤多。但諸書所載,歸納起來,不外“服氣辟谷”與“服藥辟谷”兩大類。

(一)“服氣辟谷”即以服氣與辟谷相配合,并以服氣為基礎,通過服氣達到辟谷的目的。具體說法不一,有的主張服氣之初,即行辟谷,饑時飲一兩盞胡麻湯或酥湯,或一兩杯酒,渴時唯飲清水。有的主張服氣之初漸減食物,每日減食一口,遞減至十日而全斷。有的主張不強行辟谷,待服氣功深,至三年後,便會自然斷谷。具體方法多見于諸家氣法書中,據《抱樸子内篇·雜應》篇載,即有食十二時氣法,食歲星氣法,食六戊精氣法,思神食氣法等。

(二)“服藥辟谷”即用服食藥物以代替谷食。藥方甚多,有取高營養而消化慢的豆、棗、胡麻(芝麻)、栗、酥、及茯苓、黃精、天門冬、術、人參、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于斷谷後口服一二丸,以代谷食。有取高營養而難消化之物配方,一頓飽餐後即絕谷,可辟谷很長時間。又有作美食飽餐一頓,再服藥以養所食之物,據說可辟谷三年。還有用草木藥熬煮特定的石子,以石當飯者。具體藥方見《太清經斷谷法》及《雲笈七簽·方藥部》。

現代方法

第一步為減食期,隻喝些粥、牛奶,吃些蔬菜、水果,時間1~3天為宜;

第二步為斷食期,隻喝礦泉水或純淨水,每日至少3000CC,以小杯多次慢飲,并适當服些驅蛔蟲及曉蟲藥物,此階段時間長短要因人而異;

第三步為補食期,先喝米湯進而喝稀飯,以恢複腸胃功能,約1~2天後進一步吃易消化食品,而且食量應從少量逐漸增加。

功效

治療疾病

醫學博士伊非爾稱“人類的疾病,多半是因為糞便滞留在腸内引起的,良好的排洩就是健康長壽的一個秘訣。”

1907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維基米科夫稱“人類的大腸中糞便聚積,就會産生腐敗的細菌,形成有害物質,引起自身的慢性食物中毒,于是發生疾病和衰老現象。”

辟谷稱通過禁食,可對大腸的宿便來一次大掃除,減少得疾病的概率。但還沒有任何的現代醫學能證明其理論功效。

減肥

辟谷養生,這主要是人體進入辟谷功态後(尤其是全辟者),為了維持人體正常消耗,保住生命,就得消耗體内儲存的營養。先融解多糖類脂肪,再融解弱化或病變

的蛋白質,如腫瘤、息肉、癌變細胞等,又再融解全身分泌管道,尤其血管裡附的廢物及血液裡的凝塊和污濁物。這些病毒、廢物、多餘的脂肪的利用和燃燒,醫學上稱為“自身融解”。這就是辟谷養生的科學依據。

辟谷減肥,以吸收自然能量,進入天人合一調理形體。辟谷減肥這與中醫學的整體觀是一緻的,它不是單純針對具體的那種病種,而是全身全方位改變人的精神體質,故而辟谷減肥一核心是标本都進行有效的調理。明代醫家張景嶽言:“病變雖多,其本則一。知病之所在,知亂之所起,而直取之,最為得一之道。”又言:“病變雖多,必有其本,一推其本,諸症悉除。”肥胖症本在生命元氣的虛衰,或源于先天父母的遺傳、或由于後天情志失控等所緻的元氣過耗,最終導緻元氣虧虛而發胖。辟谷減肥的調理法十分明确:就是通過辟谷狀态直接培補人體的元氣!通常人們認為人體生命元氣乃先天之物,禀于父精母血,非吾等凡夫俗子的後天科技所能人工合成,但是通過辟谷功能态卻能有效的培育人體的元氣。由于人體的元氣來源于先天,故而西方現代醫藥及其方法、措施難以邀功,或功而不顯,乃至走向負面、逆面,也就能夠理解了。辟谷者由于“精氣神”不足者通過辟谷采氣,就能補之,形不足(過瘦)者溫之以氣。就能讓瘦者變胖。“大凡形質之失宜(過胖或過瘦),莫不由氣行之失序。”因為辟谷狀态之中,就是通過采氣直接培元補氣、加速氣血運行、在靜心作用下,有體的生理功能和氣血有序,則血活體豐,氣足肥自減。辟谷減肥天然,安全,無副作用,快速,簡單等特點。

研究

現代對辟谷的研究剛剛開始。練氣功辟谷是否對人體有好處,尤其對減肥、降脂和提高免疫功能等是否有作用。動物實驗中發現,使動物處于半饑餓狀态,其發育雖比給予充足營養的動物緩慢,但其壽命卻顯著延長,證明減少食量确實可以延壽。當然,《内經》中也有"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的論述,絕谷(辟谷)的得失尚須進一步研究。

美國營養學家通過一系列實驗發現,對老鼠實行斷食,不易生癌,且壽命延長一倍。

日本的一位教授實驗發現,斷食7天後,人體白細胞數量漸增,斷食第10天則急增,有的甚至超過平時的2倍,人體的免疫力大大提高。 

争議

2012年9月,武漢青山一六旬婆婆選擇了“辟谷”的方式7天裡除了水和少量瓜果什麼也不吃,第七天發現劇烈的上腹部疼痛,就診後被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穿孔,并引起彌漫性腹膜炎,貧血等,經及時手術及對症治療脫離危險。 

辟谷作為一種傳統的養生方法,可能有一定的理論根據,但是其利弊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對于老人、身體虛弱者,以及正常工作的人來說,并不提倡。養生的方法有許多,老人更應慎重選擇适合自己的,不要随便聽信傳言。

辟谷真相 

“所謂辟谷減肥、排毒養顔等等,大多是假借中醫之名,行嘩衆取寵之實!”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中醫腫瘤專家周岱翰表示。

“中醫理論中,胃腸屬于六腑,應該‘以通為用’、‘洩而不藏’,這與起源于道家的辟谷所追求的‘若要長生,腸中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渣’,有相通之處。”周岱翰說,但真正的辟谷需要配合一些專業的修煉方法,将新陳代謝調節至較低水平,以減低胃腸負擔,讓胃腸得以休息。這是一個“專業人士”經過長期鍛煉才能達到的境界。而急于達到減肥效果的現代人,簡單粗暴地借用“辟谷”理念進行“節食”,這是錯誤的做法。

事實上,從道家辟谷到中醫養生,都講究整體的陰陽平衡。《黃帝内經·素問》中提到,正确的養生之道,應該是“活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而在現代生活條件下,随意斷食辟谷,是不可取的。

排毒減肥還是破壞平衡?

目前風靡時尚中人的“斷食減肥”法,也有人号稱為“半辟谷”或“準辟谷”,即每周1-2天,隻進食水或水果,以清理腸胃,達到“排毒養顔”之效。

周岱翰指出,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需要身體自然調節,這種拔苗助長的做法反而會打破身體的正常平衡,進而破壞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沒有疾病的健康人,在體力充沛的情況下,如果這樣偶爾斷食一日覺得很舒服,倒也無妨。但如果本身患有慢性病、低血糖或身體器官有病變的,則不可輕易嘗試。”

從醫學角度看,人體的腸道中存在着超過100億個細菌,不同的細菌群會幫助身體吸收營養,排除無用物質。而所謂的斷食清腸,會破壞腸道中的菌群平衡。随意“斷食”,容易使體内營養不平衡,如膽固醇和血脂過低,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造成腦部營養供應不足。長久以往,刺激胃腸,也容易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紊亂。

此外,盡管斷食者從能量代謝角度,希望以減少能量攝入,消耗自身儲存的脂肪,來達到減肥的目的,但此時身體的脂肪儲存系統會接收到另一種信号,一旦恢複攝食,身體更會“瘋狂”地儲存脂肪。以至于斷食之後,吃進體内的物質變成脂肪的比率升高,反而會促進脂肪積蓄。因此,以斷食減肥,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未有定論。

治療腫瘤還是斷章取義?

坊間傳言,辟谷不僅能清理腸胃,還能治療腫瘤、糖尿病等疾病。甚至有人言之鑿鑿地聲稱,辟谷5-10天,可使人體的巨噬細胞濃度翻一倍,控制惡性腫瘤的發展。中醫腫瘤專家周岱翰則警告,這種說法有嘩衆取寵斷章取義之嫌。“目前并沒有權威的臨床試驗表明,辟谷或斷食能治療腫瘤。而籠統地說巨噬細胞濃度增加,沒有具體臨床數據支持,也未談及其餘關鍵指标,這種說法也不準确。事實上,腫瘤細胞是一群失控的新生細胞,它們的生長能力比正常細胞更旺盛,而且不受機體營養狀況的影響。它不會因為缺乏營養而停止生長。想當然地辟谷斷食,不僅不能達到控制腫瘤的作用,反而很可能贻誤病情,縮短生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