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樹

桉樹

植物
桉樹(Eucalyptus)又名尤加利樹,是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總稱。常綠高大喬木,從高聳入雲的大喬木到低矮的灌木都有。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葉脫落現象,大多品種是高大喬木,少數是小喬木,呈灌木狀的很少。樹冠形狀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單葉,全緣,革質,有時被有一層薄蠟質。葉子可分為幼态葉、中間葉和成熟葉三類,多數品種的葉子對生,較小,心髒形或闊披針形。約六百餘種。它是澳大利亞木本植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樹種,絕大多數生長在澳大利亞大陸,少部分生長于鄰近的新幾内亞島和印度尼西亞,以及一種遠在菲律賓群島。在中國南方有栽種。
    中文名:桉樹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桃金娘目 亞目: 科:桃金娘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桉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桉樹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桉樹 中文别名:尤加利樹 英文名:Eucalyptus 分布:澳大利亞,在中國的南方如福建也有一定數量的分布。

基本簡介

桉樹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屬Eucalyptus植物的統稱,可能起源于白垩紀末。在已知的七百多種桉樹中,原産地絕大多數在澳洲大陸,少部分生長于鄰近的新幾内亞島、印度尼西亞,以及菲律賓群島。19世紀引種至世界各地,目前有96個國家或地區有栽培。 桉樹,常綠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葉脫落現象,大多品種是高大喬木,少數是小喬木,呈灌木狀的很少。樹冠形狀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單葉,全緣,革質,有時被有一層薄蠟質。葉子可分為幼态葉、中間葉和成熟葉三類,多數品種的葉子對生,較小,心髒形或闊披針形。

形态特征

常綠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葉脫落現象。大多數種是高大喬木,少數是小喬木,呈灌木狀的很少。樹冠形狀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單葉,全緣,革質,有時被有一層薄蠟質。葉子可分為幼态葉、中間葉和成熟葉三類,大多數的幼态葉是對生的,較小,心髒形或闊披針形。

生态特征

常綠高大喬木(少數種為小喬木),可長至100-110米,最高達15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樹。喜光,喜濕,耐旱,耐熱,畏寒,對低溫很敏感。有些種起源于熱帶,不耐0度以下低溫;有些種原生于溫暖氣候地帶,能耐-10度低溫。大多數要求年平均溫度15℃以上,最冷月不低于7~8℃。

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通稱。常綠喬木,樹皮粗厚而宿存,或平滑而年年脫落。葉兩型,幼态葉無柄而對生,成熟葉鐮形或長圓形。有揮發性芳香油。花兩性,萼管鐘形與子房合生;花瓣與萼裂片連成帽狀體;雄蕊多數,花藥心形或腎形、直裂或孔開;花盤存在;子房下位,2~7室,胚珠多數。蒴果藏在壺形萼管内或突出萼管外;花盤在結實時形成果緣。種子多數,隻有少數幾個能育。桉樹種類繁多,有522種和150個變種。

生于陽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全年可采葉。我國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桉樹的樹冠小,透光率高,有利于樹叢下草的生長。樹冠小,蒸騰作用也小,是節水樹種。能夠生長在各種土壤,多數種既能适應酸性土,也能适應堿性土,而最适宜的土壤為肥沃的沖積土。一般能生長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區,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生長較好。适生于酸性的紅壤、黃壤和土層深厚的沖積土,但在土層深厚、疏松、排水好的地方生長良好。主根深,抗風力強。多數根頸有木瘤,有貯藏養分和萌芽更新的作用。一般造林後3~4年即可開花結實。

自然分布

在已知的七百多種桉樹中,原産地絕大多數生長在澳洲大陸,少部分生長于鄰近的新幾内亞島、印度尼西亞,以及菲律賓群島。19世紀引種至世界各地,目前有96個國家或地區有栽培。

分布範圍

桉樹原産地絕大多數生長在澳洲大陸,少部分生長于鄰近的新幾内亞島、印度尼西亞,以及菲律賓群島。19世紀引種至世界各地,截至2012年,有96個國家或地區有栽培。主要分布中心在大洋洲,在中國的福建、雷州半島、雲南和四川等地有一定數量的分布。

桉樹種類多、适應性強、用途廣。它的生長環境很廣,從熱帶到溫帶,有耐﹣18℃的二色桉、岡尼桉及耐﹣22℃的雪桉。從濱海到内地,從平原到高山(海拔2000m),年降水量250-4000mm的地區都可生長。其體形變化也大,包括世界罕見的樹高百米的大樹,也有矮小并多幹叢生的灌木,還有一些既耐幹旱又耐水淹的樹種。

代表種類

桉樹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屬Eucalyptus植物的統稱,到21世紀初已知的桉樹品種有七百多種。

桉樹在原産地澳大利亞的森林類型有:幹旱硬葉喬木林類型、濕潤硬葉喬木類型、稀樹草原類型、幹旱硬葉喬木類型、高山草甸類型。

人工培育的品種舉例如下:

1、尾巨桉(E.urophyllaXE.grandis):是以尾葉桉為母本,巨桉為父本的雜交品種。喜光,生長迅速,幹形好,能耐-3℃短期霜凍,抗風力弱;适宜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山地紅壤、黃紅壤。秀陽引種的32-29和32-25無性系,雖5月中旬栽植後連續幹旱,仍長勢良好,可推薦在海拔200米以下,避風的陽坡及立地條件較好的地段栽植。

2、鄧恩桉(E.dunnii):樹幹通直,尤其适宜培育大徑材。在南平試驗林9個月平均樹高2.47米,最優單株樹高6.8米,胸徑6.8厘米,鄧恩桉偏好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地方,不同立地質量林分生長差異較大,上坡及坡頂生長不良。鄧恩桉具有相當強的耐寒能力,試驗資料表明可以耐-7℃低溫,其耐寒性取決于樹齡、低溫和低溫持續時間三個因素。由于該樹種既能耐寒又速生,适宜在海拔400米以下至200米之間的山區,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短坡及長坡的中下坡種植。

3、柳隆桉Lvvq(E.salignaxE.exserta):是通過柳桉和隆緣桉人工雜交子代選育的優良無性系。2002年在永春碧卿林場立地條件較差的山地上試種,栽種1年6個月平均高6米多,優勢木達11米多。初步試驗表明,柳隆桉屬比較耐寒且較耐脊薄的桉樹,第二年開始表現生長優勢,其最低耐寒程度還有待繼續試驗。适宜在海拔300米以下山地種植會取得比較理想的效益。

4、巨桉(E.grandis):為高大喬木,生長迅速,樹幹通直圓滿,極喜光,但不耐炎熱,不抗台風,有的種源可耐-5℃的低溫。在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各類壤質土壤或較粘土壤上生長最好。适宜在山區鄉鎮海拔200~400米的地帶種植。

5、赤桉(E.camaldulensis Dehn):為大喬木,幹形通直,适應性強,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嚴,在較幹旱脊薄而土層深厚的山地上也能正常生長。能耐-5℃短時低溫,強陽性樹種,具早期速生的特性,在光照不足或庇蔭條件下長勢不良,主根發達,枝葉稀疏,抗台風能力強。

其他資料

環境親和性

桉樹有害論相關調查

十餘年前,花都區赤坭鎮不少農村種植了大量桉樹。十年過去,樹間流淌的小溪流接二連三地幹涸了,山腳下的水井越取越深;一些村子裡以往甘甜的泉水還變得苦澀了——這一切與大量種植桉樹有關嗎?記者在當地展開了調查。

山泉在十年内枯竭

“山泉早就幹了,再也聽不到流水聲了。”見記者問起,赤坭鎮石坑村村民戴玉祥感歎起來。

戴家的院子就建在村後山腳下。十多年前,山頂仍有一汪清泉順着林澗緩緩流到山腳,村民們灌溉莊稼都靠它。為了蓄水,村民還砌起了一道十餘米長的水泥堤壩,建成一個小池塘,“一到夏天,孩子們都跑去洗澡玩水,非常熱鬧。”

從1994年開始,山坡上開始陸續種植桉樹,三千多畝桉林很快占滿了石坑村大小的山頭。但戴玉祥開始慢慢發現異樣:以往的夏夜裡,一家人坐在院子中間乘涼,可以清晰地聽見水流“嘩嘩”聲,現在泉聲卻越來越小。果然,年複一年,泉水水流逐漸由粗變細,最近幾年更慢慢枯竭,到最後完全消失!

戴說,開始大家對此都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看報紙,才知道是種桉樹太多,把泉水都抽走了。”戴惋惜地說。一、大面積引種桉樹的危害性和嚴重惡果。

綜合中國科學院生态環境研究所、中國西南林學院及國家林業局、中央電視台等諸多專家學者和媒體單位的權威意見和客觀報道,大面積種植桉樹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桉樹是“抽水機

桉樹是速生豐産林,對土壤的水分需求極大,大面積引種桉樹會導緻地下水位下降,保持水的能力很差,時間長了,土地表面闆結,還出現土地沙化現象。

2、 桉樹是“抽肥機”

桉樹對土壤的肥料和養分需求極大,凡種植了桉樹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為得不到足夠的肥料和養分而受到嚴重破壞,引發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況惡化,土地貧瘠,到時再引種其他植物根本無法存活。土壤強度侵蝕比例逐年升高,山體滑坡和洪澇災害增多。

3、 桉樹是“霸王樹”

桉樹對當地鄉土的、原産、原生的物種有極大的抑制性。它生長了,其他物種就不能生長,而且會慢慢地退縮,最後造成桉樹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地被上沒有草、灌木(如家鄉俗稱的當泥樹、牛奶根、雞屎藤、金銀花等),也沒有小喬木及各種中草藥材等。其他物種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原生物種衰減、退化,植物種類極為單一,無法給大多數動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環境,林中動物十分稀少甚至絕迹,生物多樣性水平極低,生物食物鍊斷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敵對蟲害進行控制,很易感染蟲災,造成大面積損害,砍伐天然林種植大片樹木種類單一、樹齡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會導緻“綠色沙漠”;幹燥且易形成火災;還會導緻小氣候變化等嚴重的生态危機。生态将遭受颠複性的破壞,且難以恢複。而且不一定在兩三年内顯現出來。

4、 桉樹施用的化工産品毒性強、毒效長,桉樹氣體有刺激和毒害作用

據說種植桉樹時将施用某些毒性強、毒效長的化工産品,該産品一旦施加在土地裡,将很難清除幹淨,對水質污染極大,人畜飲用後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樹發出的氣味對人體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将威脅當地人民的身體健康。

科學經營

不會造成地力衰退。所有人工林樹種,由于實行集約經營,都會造成一定的肥力減低,因為人工林生長快,密度大,吸收的礦物營養多,再加上一些地方農民将枯枝落葉全部取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這很正常。是不是土壤肥力下降了,土地就荒廢了?沒有那麼嚴重。關鍵是科學管理,補充養分,采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麼就補什麼,問題就解決了。 附表:桉樹與其它作物吸收和帶走的礦質營養量比較

物種吸收量(公斤/公頃/年) 帶走量(公斤/公頃/年)

N P K N P K

尾巨桉(巴西) 76 6 43 15 1.5 18

馬占相思(中國) 307 10 110 50 3 18

玉米 160 30 150 40 8 38

橡膠 312 33 163 16 3 12

椰樹 90 14 150 40 7 100

咖啡 110 9 120 40 3 48

注:數據來自澳大利亞John Davidson教授

上表說明,桉樹無論是吸收還是帶走的礦質營養量,較其他作物物相比都不是最多的。因此說,桉樹會導緻嚴重的土壤退化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以湛江地區為例,成立于1954年的雷州林業局,種植桉樹已經有50多年的曆史了,面積70萬畝,90%都是桉樹人工林,照某些人的說法,這裡的土地早該荒廢了,恰恰相反,這裡的林地越來越好,桉樹人工林的産量一代更比一代高,70年代前的生長量隻有0.3立方米/畝。年,現在達到1.5立方米/畝。年,這是為什麼,就是依靠科技,一是使用了桉樹新品種;二是采用配方施肥技術;三是現在當地老百姓燃料問題解決了,枯枝落葉回歸土壤,因此桉樹越種越好。

生物多樣性

由于桉樹林是一種人工生态系統,又是集約經營的純林,其生物多樣性比自然生态系統肯定簡單多了,但決沒有到“地上不長草”的程度。據華南農大謝正生等在雷州半島5個不同地點桉樹林下調查結果,采集到桉樹林下植物種類共計61科127屬150種,證明桉樹人工林對雷州半島的森林植物多樣性并未造成降低。福建長泰岩溪林場洪長福等對漳州尾巨桉林下植被調查表明:林下植被共有29科49屬53種,同樣說明“桉樹底下不長草”是沒有依據的。

在桉樹的原産地澳大利亞,桉樹林中動植物資源豐富,走進按樹林随處可見到袋鼠、鳥類和爬行動物,地上則有茂密的灌木和雜草。

個别情況下,按樹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一是桉樹種得太密,林下無陽光,營養競争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有些地方在造按樹之前本身就沒有植被,桉樹長起來了,隻能說明桉樹的适應性強;三是人工撫育強度太大,除草及時,高度集約經營,導緻沒有雜草。 桉樹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态效益。發展桉樹人工林産業,首先可以增加農村就業機會,從種苗、造林、營林,到木材采伐、加工利用全過程中,均可産生就業機會。據估計,每公頃桉樹人工林可産生直接就業職位4人。同時,在桉樹豐産林項目實施過程中,使農民學會了現代營林生産技術和管理知識,提高了勞動者的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社會進步。桉樹為社會創造财富。桉樹木材廣泛用于制造漿紙、人造闆工業、房屋建築、家具制造、園林綠化等。桉樹的經濟效益豐厚,種植桉樹的經濟回報率是目前很多産業中最高的之一,因此,華南地區有很多其他行業的企業主或個體戶紛紛投資發展桉樹人工林産業。科學種植桉樹,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首先,桉樹人工林是一個巨大的碳庫,據研究,每公頃桉樹每年可吸收9噸二氧化碳,同時釋放氧氣。在退化地上種植桉樹,可使土壤結構得到改善,土壤生物量增多,并使造林地區的小氣候得到改善,生态環境變化。雷州半島過去是赤地千裡,環境惡化,森林複蓋率隻有8%,1954年開始大量營造桉樹人工林,現有桉樹近300萬畝,森林複蓋率達到24%,生态環境明顯改善,成為南亞熱帶重要的農業大市。

繁育方式

用播種、嫁接、扡插和莖尖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

桉樹之鄉

在澳大利亞東部沿海,茂密的森林郁郁蔥蔥,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無不為此驚歎。然而他們當中很少有人知道,這廣袤的森林中90%是桉樹。桉樹是大自然贈予澳大利亞的禮物,也是澳大利亞獻給世界的禮物。

澳大利亞數億年來與世隔絕的狀态造就了它獨特的動植物種群。這裡雖然沒有進化成熟的哺乳動物,卻有100多種有袋類動物,著名的袋鼠就是它們的“形象代言人”;衆多的奇花異草和珍稀樹木安靜地生長在這裡,許多連植物學家也叫不上名字,桉樹則是它們當之無愧的代表。

桉樹在原産地澳大利亞的森林類型有:幹旱硬葉喬木林類型(見圖)、濕潤硬葉喬木類型、稀樹草原類型、幹旱硬葉喬木類型、高山草甸類型。桉樹喜光,一般枝葉稀疏。大多數要求年平均溫度15℃以上,最冷月不低于7~8℃。一般能生長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區,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生長較好。适生于酸性的紅壤、黃壤和土層深厚的沖積土,但在土層深厚、疏松、排水好的地方生長良好。主根深,抗風力強。多數根頸有木瘤,有貯藏養分和萌芽更新的作用。一般造林後3~4年即可開花結實。桉樹育苗分裸根苗和容器苗兩種。一般四旁綠化采用播種後經過分床的一年生裸根苗;大面積造林則多采用容器苗。栽植季節一般在春末夏初或雨季開始後進行。按照經營目的、樹種生長特性和數量成熟期,确定采伐的年齡和徑級。采伐方式一般是塊狀皆伐。萌芽更新是桉樹經營的特點,具有初期生長迅速、幹形通直、中間收益快等優點。

澳大利亞的土地是地球上最貧瘠的,低碳、高鐵的土壤呈深紅色;澳大利亞的氣候又十分幹旱,但桉樹卻能夠在這種艱苦的自然環境中茁壯成長。根據研究,澳大利亞的桉樹有500多個品種,高的可以長到100多米,筆直筆直的,矮的隻有一兩米,呈灌木狀。為了生存,桉樹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獨特的生長特點:為了避開灼熱的陽光,減少水份蒸發,桉樹的葉子都是下垂并側面向陽;為了對付頻繁的森林火災,桉樹的營養輸送管道都深藏在木質層的深部,種子也包在厚厚的木質外殼裡,一場大火過後,隻要樹幹的木心沒有被燒幹,雨季一到,又會生機勃勃。桉樹種子不僅不怕火,而且還借助大火把它的木質外殼烤裂,便于生根發芽。桉樹像鳳凰,大火過後不僅能獲得新生,而且會長得更好。

如果沒有桉樹這樣的“土地衛士”,澳大利亞紅色貧瘠的土壤早就被風雨蝕食幹淨;如果沒有桉樹,那裡生存着的衆多昆蟲、爬行動物、鳥類和有袋類動物将因為沒有藏身之處和食物而滅絕,人們當然也就看不到隻吃桉樹葉的樹袋熊憨态可掬的形象。當地土著人也離不開渾身是寶的桉樹。桉樹可以當儲水罐,有一種桉樹的樹幹是空的,不少樹幹裡面充盈了可以飲用的水。在沒有水的地方,土著人用木棒敲敲樹幹,就知道裡面有沒有水。桉樹的花呈纓狀,為粉紅色。以桉樹花為食的蜜蜂産蜜量很高,蜂農可以從一個蜂箱裡抽出近20公斤的蜂蜜。一些桉樹的葉子含桉樹腦,是制藥的重要材料,還可以作為添加劑做水果糖。土著人還用桉樹幹做成管樂器,吹出他們心中的哀與樂。随着時代的發展,桉樹的用途越來越廣,蓋房子,做家具,當電線杆和鐵路枕木,真是無所不能。

可以說,沒有桉樹,就沒有澳大利亞。但澳大利亞人沒有獨享大自然給予他們的這份珍貴禮物,而是把它獻給世界。從19世紀開始,桉樹種子就在地中海沿岸發芽,并且迅速向非洲、亞洲和美洲發展。中國很早就引進了桉樹樹種,并在南部省份廣泛種植。桉樹生長迅速、木質堅硬,在中國的環境保護和木材工業的發展中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埃塞俄比亞的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桉樹是極為常見的樹種,據說,孟尼裡克二世定都亞的斯亞貝巴不久,發現這裡花雖然很多,但可用做柴薪的樹木并不多。因此,他心中萌生遷都之意。消息傳開,有人向這位君主進言:與其另覓新都,不如就地廣為植樹。他采納了這項建議,從1905年開始引進生長較快的桉樹,号召百姓廣為栽種。同時,他決定,由國家廉價提供樹苗,免征種植樹木的土地稅。這樣,還不到20年的時間,桉樹不但長滿全城,更在城市四周形成一個寬闊的綠化帶。建築材料和柴薪問題都解決了,首都再也沒有搬遷。目前,亞的斯亞貝巴的桉樹林總計有50多平方公裡,城市建設所需木材的90%依靠桉樹來解決。又被稱為“桉樹之都”。

桉樹有時可長到152米(一般為100-11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樹。

造林技術

桉樹,是桃金娘科桉屬樹種的總稱,桉樹屬桃金娘科桉屬,原産于澳洲,我國主要種植于雲南、廣東、廣西及川西等省區。種植品種有藍桉、直幹藍桉、檸檬桉、大葉桉及觀葉型銅錢桉5種,桉葉可以提取桉油(芳香油),葉及精油可入藥,有消炎殺菌、健胃、祛痰、驅風之效。木材具有質細、耐腐,心材可抗白蟻,廣泛應用于建築、橋梁、造船、碼頭、造紙、礦井、養畜圈舍、燃料等各行各業,經濟及生态效益十分顯着。随着西部大開發及長江、珠江防護林工程的實施,退耕還林的進展加快,桉樹的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前景看好。

桉樹屬喜光樹種。木材紅色、有光澤、無特殊氣味、紋理交錯、結構密、材質硬重,易彎曲,極适合作彎曲木的用材。可作家具、地闆、車工、工具柄及農具等。其纖維是良好的造紙原料,小徑材燃燒值高,可作燃料,用途極為廣泛。

世界著名的三大速生樹種之一,其适應性強,材種多樣,用途廣泛,經濟價值高,是十分難得的短周期工業用材樹種,一般5~8年可采伐利用。

适宜環境

桉樹喜溫暖氣候,但不耐濕熱,氣候過熱生長不良;雲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的地帶,耐寒性不強,僅能耐短暫時間的-7℃左右的低溫,如果在-5℃下經2-3天就會産生不同程度的凍害,輕者小枝枯死,重者會全株枯死。桉樹性喜光,稍有遮蔭即可影響生長速度。喜肥沃濕潤的酸性土。在昆明良好環境下,1年苗可達1.5-2米高,3年生高達9米,10年生高約20米,20年生高約30米,以後生長漸慢,6年生即可開花結實,15年後進入盛果期。

播種技術

于11-12月采種,次年春播,也可在7-8月采種,當年播種。每100千克果實可獲種子1.5千克,千粒重藍桉為2.8克、直幹桉為1.5克,種子發芽率達90%以上。

1.母床育苗。選擇土壤肥沃的菜園地做苗床地,在3月中旬播種,精細整地理墒,墒寬1.2-1.6米。将種子浸泡48小時後,用細沙拌勻種子撒播于苗床上,用細糞土複蓋1-2厘米厚。澆足水後蓋膜,播後7-10天可出土,土壤保持濕潤、通風,防止高溫燒苗。當小苗長至5-10厘米高時,揭膜煉苗;苗長到30-40厘米高時,宜選陰雨天移栽,易成活。在滇中地區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移栽最佳。

2.營養袋育苗。營養土裝袋後,将浸泡好的種子播于袋中(每袋2-3粒),再複蓋一層細糞,澆足水後蓋膜,注意通風和保持水分。在小苗成長期間定苗,拔出弱小苗,每個營養袋留1株。待小苗長至10-20厘米高時可以移栽,一般3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雨季進行移栽。

3.苗床管理。待幼苗出苗後,拔除苗床的所有雜草。桉樹幼苗易發生立枯病,發病初期每畝用70%敵克松500倍液(每畝用100千克藥液),噴淋或澆潑苗床2-3次,每次間隔時間10-15天。

移栽管理

1、移栽。6月上旬雨季開始後進行移栽,塘深40厘米,直徑40厘米,每畝植300株(株行距1×2米),栽後澆足定根水,培土要高于地表,防止積水爛根和土壤闆結,利于幼樹成活生長。

2.施肥及蟲害防治。成活後,每畝用複合肥50千克或普通過磷酸鈣40千克、尿素10千克,于塘周施用。桉樹易受黃螞蟻為害,在移栽成活後,用10%二嗪磷顆粒劑每畝500克或3%辛硫磷每畝1千克拌在化肥中,施于塘周與土壤拌勻,可防治黃螞蟻的危害。

3.幼樹管理。成活後的幼樹林應禁止放牧,及時鏟鋤樹苗周圍的雜草,有條件的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樹苗長至2-3年後,每年進行修枝1次,修除下層細弱枝,有利于通風透光,保持樹苗的成長。4年後即可采葉提取芳香油。

造林技術

1、造林地選擇。選擇海拔600米以下,交通方便,坡度平緩,土層較深厚,疏松肥沃的宜林荒山地。

2.整地。穴墾整地,穴規格為40×40×40厘米。

3.密度。株行距:2×3米,每畝112株。

4.施基肥。在栽植前半個月内,先用表土回穴到穴高10厘米處,然後按每株0.5公斤磷肥施入,注意磷肥要撤施均勻,不成堆,再用土将穴填至土面。

5、種苗。要求種源純良,Ⅰ級苗木。

6.栽植。桉樹用小苗上山造林,由于苗木細嫩,運輸和栽植時要特别小心,選擇陰雨天進行,栽植時要先将營養袋拆除,用手托住營養土使之不散,小心放入穴内,然後複土,從側方壓實,再用細土把苗木根部壓緊,深度以剛好蓋住營養土為宜,最後在其表面複蓋3-5厘米細土,使之形成龜背形,以防雨天積水,造成苗木腐爛死亡。

7.追肥。追肥次數每年3-4次。間隔期不宜過短或過長,一般以每隔2-5周為宜。因氮肥的追肥停上期對苗木質化程度影響很大,為提高苗木對低溫和幹旱的抗性,所以追肥應當在霜凍來臨之前6-8周結束,第一次在造林1個月後,選擇陰雨天結合對幼苗培蔸除草時進行追施尿素,按每株3-5克尿素,距苗木的水平距離為5厘米處作圈施,撒施肥料時,嚴防撒到苗木的葉子上,否則會嚴重灼傷苗木以至死亡;第二次按每株6-10克;第三次按每株6-10克;第四次按每株10克以上尿素施撒。最後複上一層5-7厚的細土,以防肥料損失。

管護撫育

1、管護。造林後應安排專人專管,防止人畜危害,時間為三年。

2.撫育。撫育二次,第一次在造林一個月後進行培蔸松土、除草,第二年6月份再鋤草一次要求鏟草,除萌,擴穴通間,鋤撫深度10厘米以上。因桉樹自然整枝良好,一般情況下不需人工修枝,以免樹幹有疤,造成幹形不良;個别頂端優勢不明顯的或幼苗頂端受損萌生枝有2個以上時,應進行修枝整形以促進主幹形成。

病蟲害防治

桉樹常見的蟲害是土栖白蟻,主要是黑翅大白蟻,其次是黃翅大白蟻。其它蟻種雖在林内有發現,但不足以造成危害。

1.危害規律。在桉樹幼林裡,白蟻先是危害根頸部,再逐步從土層轉向地表和地上部分,然後沿治表土一圈剝食主根、倒根,以及樹幹基部皮層,使幼樹營養不能上下輸送而死。嚴重時,沿樹幹上下修築“泥被”,将樹幹樹枝全部包裹起來,使每株幼樹的外觀如“泥塑”一般,白蟻在“泥被”内将桉樹韌皮部剝食一光,使木質部暴露,從而導緻林木死亡。

2.防治方法。以防為主,藥餌誘殺。

(1)造林時,在穴中放3-4克呋喃丹(克百威)與基肥、土混合填穴,每畝用藥0.35公斤。

(2)造林後,将2克呋喃丹(克百威),在距樹蔸水平距離5處,沿樹蔸圈施,每畝用藥0.22公斤,注意不要将藥粉接觸樹苗,以免發生藥害。

枯萎病

桉樹枯萎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部及莖部維管束,使輸導受阻,引起樹冠枝條萎蔫,直至枯死,嚴重時最後全株枯死。感病植株先由枝尖幹枯,逐漸延至整枝,其上的葉片亦随之變褐幹枯。發病嚴重時全株枯死。樹幹部表面無明顯症狀,樹幹橫斷面上可見邊材的年輪上有綠褐色的變色條斑。縱剖時可見條斑由根向上蔓延。剖面保濕3-5天,即可長出暗褐色黴層,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地勢低窪,土壤濕度大,易發病。故在屋邊、溝邊、水田旁的桉樹多見發病。在土壤略呈堿性、線蟲多時,病害常較嚴重。

防治方法 ①砍除、燒毀病株,然後用200倍福爾馬林液進行土壤消毒。

②防治地下害蟲。

③嚴格實行苗木檢疫,嚴禁使用帶病苗木植樹。

物種入侵

因為桉樹的經濟價值與栽植成活率較高,在中國南方被大量種植。但由于打破了當地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得植物種類的單一化趨勢迅速發展。另外,桉樹本身帶有的揮發性芳香油有驅蟲作用,雖有經濟價值,但會使得種植地區鳥類數量減少。

造林技術

育苗

桉樹育苗分裸根苗和容器苗兩種。一般四旁綠化采用播種後經過分床的一年生裸根苗;大面積造林則多采用容器苗。栽植季節一般在春末夏初或雨季開始後進行。

1、林地清理:應在造林前一年的7-9月份完成,主要進行劈草煉山,挖除雜灌、樹頭、茶葉根等,煉山清雜應注意防火和保持水土。

2、白螞蟻防治:白蟻誘殺包:在造林前一年的9-10月每畝挖15-25個小洞(10×10×10厘米),每洞放入1-2包白蟻誘殺包,蓋上茅草、芒萁骨,洞面蓋土後壓實即可。白蟻誘殺包在煉山以後未整地前的造林地上投放效果最好。

3、整地挖穴:(1)機耕地:機耕40厘米以上;(2)未機耕地:按50×40×40厘米,挖明穴,并将表土與底土分别堆放。(3)造林密度:株行距2×3米、2.5×3米或1.6×3米,即90株/畝、110株/畝、138株/畝,種植點呈"品"字形排列。

4、施基肥:桉樹對肥料十分敏感,施基肥是營造速豐林的重要措施。在造林前一個月左右回表土時施鈣鎂磷或鈣鎂磷與等量複合肥,每穴施500克,有條件的也可以施土雜肥或腐熟農家肥每穴2-3公斤。施肥方法:(1)未機耕地:回表土至2/3時,撿去草根、石塊,将肥料與穴内土壤均勻攪拌,然後回土至穴平。(2)機耕地在定點穴上,将50厘米見方的穴表面取出約10厘米厚的表土層,然後将基肥與穴内底層30-40厘米深的土壤攪拌均勻,再回土至穴平,使造林時苗根與基肥不直接接觸,防止燒苗。

5、造林季節:春季3-5月及秋季10-11月均可,應在雨後的陰天或小雨天造林,為方便施工,也可根據氣象預報配套相應的措施在雨前3-4天栽植。

6、起苗與運輸:選擇高10-20厘米的扡插容器苗上山造林,造林時應将苗木及容器土浸濕或淋透水,當日用不完的苗木應放在庇蔭的條件下淋水保濕。

栽植時,撕去容器袋底部,撕袋時手應握緊容器袋中上方,以免容器土散開;定植複土時從四周向内壓緊,杜絕垂直下壓,以防破壞容器土。栽植深度:比容器袋高1厘米左右,然後複蓋一層薄薄的松土,減少水分蒸發。

防蟲:桉樹小苗根莖幼嫩,易受白螞蟻、蟋蟀、小地老虎等危害,造林後的三個月内尤為嚴重,有無防蟲往往是造林成敗的關鍵。防治措施有三條:一是煉山清雜要徹底,回表土時要撿盡草根,以切斷白螞蟻的食物源;二是邊栽植邊施呋喃丹(一般不隔夜)每株一小匙約5克,施藥時注意緊繞根頸處,撒藥範圍廣,效果較差;三是造林地内分散置放1605混合粉,對金龜子、蝼蛄、小地老虎等防治效果好。

采伐

按照經營目的、樹種生長特性和數量成熟期,确定采伐的年齡和徑級。采伐方式一般是塊狀皆伐。萌芽更新是桉樹經營的特點,具有初期生長迅速、幹形通直、中間收益快等優點。

樹葉含黃金

2013年10月22日,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澳大利亞科學家利用X光射線在桉樹的葉子中發現了微量黃金,據信這是人類首次在生物體内發現自熱存在的黃金。西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産業研究組織的科學家稱,桉樹葉子中之所以存在黃金,是因為幹旱時期,桉樹的根部在尋找水源時從地下金礦中汲取了少量黃金,随後黃金被傳輸至樹葉。

科學家進一步指出,對于植物來說,黃金是有毒的,因此黃金被傳送至樹葉等植物的末端,這樣可以減少破壞性的生化反應。

此外,研究人員表示,樹葉中所含的黃金量非常少,500棵生長于金礦區的桉樹的葉子中的含金量可能才夠打造一枚婚戒,因此這一發現不會給尋金者帶來财富。不過,科學家指出,這一發現有助于人們以更環保和廉價的方式勘探黃金。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