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感冒

風熱感冒

疾病症狀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緻[1]。症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風熱感冒多見于夏秋季,外感風熱所緻。中醫認為,風熱感冒是感受風熱之邪所緻的表證。
    中醫病名: 外文名: 别名: 就診科室:内科 多發群體: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傳染性: 傳播途徑: 中文名:風熱感冒 英文名:anemopyretic cold 季節分布:夏秋 臨床表現: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等

概念簡介

中醫理論上把感冒分成了風寒感冒跟風熱感冒兩種。這兩種感冒雖然同屬于感冒,可是由于其性質、病症以及引起的原因不同,因此是需要區分進行治療的。兩者在性質上有屬熱與屬寒的不同:熱象明顯的是風熱感冒,寒象明顯的是風寒感冒。兩者必須清楚分别,才能進行正确的治療而避免贻誤病情。

相關症狀

* 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症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

* 濃涕,通常黃色

* 舌苔帶點黃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體通常比較紅。

* 便秘。

* 身熱、口渴、心煩。

* 脈像通常為數脈或洪脈,就是脈搏比正常的為快,為大。

搞清楚了風熱感冒成因,治療很簡單,大多數情況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熱解表藥物,通常很快見效)。方法很多,喝點涼茶;吃些清熱解毒藥闆藍根等。中成藥有三黃片,銀翹解毒片+牛黃解毒片,闆藍根等等。也可以吃些治療風熱感冒的金銀花口服液之類的。

*小兒風熱感冒症狀

小兒風熱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燒重,但怕冷怕風不明顯,鼻子堵塞流濁涕,咳嗽聲重,或有黏稠黃痰,頭痛、口渴喜飲、咽紅、咽幹或痛癢。大便幹,小便黃,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咽部充血,舌苔薄黃或黃厚,舌質紅、脈浮而快。

相關病理

風熱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時屬于陽明經症。通常情況是這樣的,便秘兩天以後,喉嚨痛一兩天,然後出現感冒症狀,這就是風熱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熱邪,首先犯肺)。

風熱感冒應用清熱宣肺的辛涼解表藥,如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丸、羚翹解毒丸、羚羊感冒片,不能選用羌活丸、理肺丸,誤用會引起體溫升高,咽痛加重。

臨床診斷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緻。臨床常見發熱重,微惡風,頭脹頭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咳痰,痰黃而黏,鼻塞流黃涕,口渴喜飲等症狀。

鑒别診斷

風熱感冒與風寒感冒的鑒别

兩者都是外感病證,都以風邪為主,性質上有屬熱屬寒的不同。因此,熱象與寒象的區别,就是鑒别兩者的關鍵所在。鑒别重點有下列幾項:

1)惡寒發熱

兩者都有惡寒與發熱同時存在的症狀,兩者的分别是:風熱感冒是發熱比較嚴重,惡寒輕微不太明顯;相反的,風寒感冒是惡風或惡寒顯著,發熱輕微。

2)流涕:鼻流黃濁濃涕的,大多是風熱感冒;風寒感冒隻流清稀如水樣的鼻涕。

3)口渴:風熱感冒大多是口幹口渴、喜喝泠飲;風寒感冒口不幹不渴、不喜飲水。

4)咽喉疼痛:風熱感冒咽喉疼痛,兼見扁桃體紅腫;風寒感冒咽喉疼痛,扁桃體不紅腫。

5)舌象:風熱感冒舌尖舌邊紅赤,苔薄白微黃;風寒感冒舌尖舌邊不會紅赤,苔薄白不黃。

6)脈象:風熱感冒脈來浮數,脈搏跳動每分鐘90次以上;風寒感冒脈來浮緊或浮緩,脈搏跳動大多在每分鐘90次以下。

疾病治療

風熱感冒的治療,大多數情況就是通便(再配合清熱解表藥物,通常很快見效)。方法很多,喝點涼茶,如白雲山星群夏桑菊,主要成分為夏枯草,桑葉,野菊花,三味中藥均有疏風散熱、清火下火,解瘡毒之效,用于風熱感冒,目赤頭痛,頭暈耳鳴,咽喉腫痛。且味道甘甜,氣味芳香,可作為日常常飲的清涼飲料。

常見其他的風熱感冒中成藥制劑

①抗病毒口服液

組方:闆藍根、石膏、蘆根、生地黃、郁金、知母、石菖蒲、廣藿香、連翹

功能主治:清熱祛濕,涼血解毒。用于風熱感冒,溫病發熱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②闆藍根顆粒

成分:闆藍根。輔料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緻的咽喉腫痛、口咽幹燥;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見上述證候者。

③銀翹解毒片

成分: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豆鼓、牛蒡廠(炒)、桔梗、淡竹葉、甘草。輔料為澱粉、羧甲基澱粉鈉、硬脂酸鎂、滑廠粉、薄膜包衣預混劑。

功能主治: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口幹,咽喉疼痛。

④牛黃解毒片

成分: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甘草。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火熱内盛,咽喉腫痛,牙龈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

⑤防感寶貝

成分:乳清蛋白、乳鐵蛋白。

功能主治:清熱祛濕,涼血解毒。用于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口幹,咽喉疼痛,支氣管炎等細菌病毒感染疾病。

風熱感冒常用的其他療法

(1)針刺療法

①風池、大椎合谷

先針風池,針感應向後頭颞部散射,後針其他各穴,強刺激,留針20分鐘,每日1次。鼻塞重加迎香、上星;頭痛加太陽、印堂;咽痛加刺少商放血;咳嗽加風門、肺俞。

②少商、中商、老商

均用三棱針微刺出血。咽痛加天突、合谷;頭痛加太陽;咳嗽加身柱;鼻塞加迎香。均用毫針中等刺激,徐徐提插,短促行針。

③少商太陽、肺俞大椎、手太陰肺經

取消毒三棱針,在少商、太陽穴局部消毒後,點刺出血。在肺俞、大椎穴處,以投火法拔罐15分鐘。用梅花針對手太陰肺經循行沿線叩刺出血。

④大椎然谷

局部皮膚消毒後,以消毒大頭針在大椎穴處挑刺出血,然後火罐拔引。再以消毒三棱針在然谷穴點刺出血。

(2)指針療法

取穴:太陽、攢、風池、風府、肺俞。

手法:平補平瀉,即用拇指尖點動5次,揉動5次,再點動5次,再揉動5次。各穴均用此法。

(3)梅花針療法

取穴:風池、大椎、合谷、曲池,以及胸背部、後頸部。頭痛加太陽;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太淵、颌下。

手法:用梅花針中度或較重刺激,一日治療2~3次。

(4)按摩療法

①推按正頂法: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醫者站其對面,雙手拇指置于病人兩眉中間之印堂穴處,用拇指腹面沿頭正中線向上直推至百會穴,複用按法點按,然後繼續向後頭推動直至枕骨上之風府穴,并用按法點按風府。如此反複操作3~5次。

②推偏頂法:病人坐位或卧位,醫者先用一隻手固定病人頭部,另一隻手從眉外端之太陽穴,經耳輪上方、耳後推移至風池穴,改用揉法點按風池穴,待局部産生麻脹後,用手指輕輕揉動按壓點。如此反複操作2~3次。

③推揉脊背法:病人俯卧,雙上肢彎曲抱于胸前,自然呼吸,醫者站于病人頭前側,雙拇指分别置于病人頸椎兩側,治脊椎兩旁的足太陽經脈,從頸椎至臀部,自上而下作直線推動,同時輔以順時針方向的揉動。如此反複操作2~3次。

④點按肩胛法:病人側卧或站立,醫者坐或站其後面,雙手拇指置于病人肩胛骨縫隙外,其餘四指分别握定肩上部和肩胛骨下緣,兩拇指自大椎穴,沿肩胛縫向下點按,至肩胛骨下緣為止,點按時囑病人輕輕咳嗽。此法反複操作2~3次後,改用手掌于點按過的部位進行推動,自上而下反複3~5次。

(5)自我按摩療法

①揉印堂:以拇指腹面放于印堂,揉按20~30次。

②揉太陽穴:以兩手拇指或中、食指各按同側太陽穴,各向内揉按10~20次。

③揉按迎香:兩手中指或食指腹面各按同側迎香穴,同時向内揉按20~30次,然後向上推抹20~30次。

④按揉風池:兩手拇指分别按于同側風池穴,由輕而重地向外揉按20~30次。

⑤拿按合谷: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合谷穴,其食指按掌面相應部位,由輕漸重對拿20~ 30次(孕婦禁用)。

⑥點按大椎:用中指點按大椎穴20~30次。

⑦拿按曲池:一手拇指按在另一側的曲池穴上,其餘四指附于肘下,由輕漸重按拿30~40 次。

以上穴位,可根據病情輕重選擇應用,每日施行2~3次。

(6)敷貼療法

①銀翹膏金銀花12克,連翹12克,荊芥穗12克,淡豆豉9克,薄荷9克,桔梗9克,牛蒡子6克,淡竹葉6克,甘草12克,以麻油150毫升,熬藥去渣,加入黃丹150克,收膏。

取膏貼于鎖骨切迹上方和咽喉區(即會厭上方兩側)。本膏有辛涼解表散熱作用。

②白礬麥粉膏白礬、小麥面粉适量。

白礬研為細末,與面粉共和,用醋或開水調成膏狀。取膏貼于兩側湧泉穴,覆以紗布、膠布固定。一日一換。白礬性寒有清熱作用,敷于湧泉穴,取釜底抽薪之義。

③綠豆蛋清餅綠豆粉100克,炒熱;雞蛋清1枚。二味調和作餅,敷胸部。3~4歲小兒敷半小時取下,不滿周歲小兒15分鐘取下。

(7)熏洗療法

①熏吸法:黃柏125克,防風15克。

置黃柏、防風于砂鍋内,加水1500毫升,煎成1000毫升,用藥液蒸氣熏頸部兩側及天突穴、風池穴。每次20分鐘。同時吸入蒸氣10分鐘,每日1次。

②擦洗法:白125克,薄荷葉6克,黃酒125克。

将大蔥放碗内,加入溫開水半茶杯搗汁,再将黃酒炖開,沖薄荷葉,1~2分鐘後,倒出黃酒(薄荷葉不用),連同蔥汁和勻。取毛巾蘸汁,擦兩太陽穴、兩肘彎、兩手心、兩?窩、兩足心、尾闾骨旁及前後胸肋骨間。擦時要用力均勻,輕重适度。

③洗沐法:冬桑葉30克,黃菊花15克,黑山栀10克,獨活4?5克,天麻4?5克,薄荷湯為丸,熱水1000毫升化開洗頭。

幾點澄清

* 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風熱感冒,病毒是西醫的提法,中醫更關注的是人體,所以有些醫生将病毒性感冒等同于風熱感冒來治療是不正确的。

* 喉嚨痛并不是區分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的關鍵,風寒感冒很多時也會引緻喉嚨痛的。

* 同樣的,咳嗽和流涕還有發高燒也不能作為這兩種感冒的區分。

* 不要同時進行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這是兩種是不同的治療體系,開了抗生素了,就沒必要再喝糖水啦。

刮痧療法

(一)症狀  

以惡寒輕、發熱重、頭痛、有汗、流濁涕、痰黃稠、口渴、舌苔薄黃為主要症狀。  

(二)治法  

(1)選穴:

大椎、合谷、曲池、尺澤、外關、風池。  

(2)定位:

大椎:背部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第一、第二掌骨問,第二掌骨桡側中點。  

曲池: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尺澤: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桡側緣。  

外關:在前臂背側,在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桡骨之間。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3)刮拭順序:先刮後頭部風池,再刮頸部大椎,然後刮拭上肢内側曲池、尺澤,最後刮外關、合谷。  

(4)刮拭方法:在需刮痧部位先塗抹适量刮痧油。從風池穴直向下刮3寸,中間不要停頓,用力不宜過重。頸後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闆棱角刮拭,以出痧為度。刮拭上肢内側部2穴,由上向下刮,尺澤穴可重刮。刮拭上肢外側部2穴,由上向下刮。

治療偏方

中醫偏方-風熱感冒方:抗炎沖劑。

疾病預防

風熱感冒相關圖片盛夏容易患風熱感冒,預防是關鍵,簡單介紹幾種生活中的小細節,有助于輕松預防。

早晨起床後,及時打開窗戶,呼吸室外新鮮空氣,同時保持室内空氣流通。

洗:早上用冷水洗臉,晚上用熱水泡腳,長期堅持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抵抗力

動:每天晨起後,适當慢跑一刻鐘,做早操,增強體質,增加機體免疫力。

漱:每天堅持早晚用淡鹽水和茶水漱口,可殺滅口腔中感冒病毒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穿:根據時令氣候和天氣預報及時添加衣服,不可硬撐。

聞:夏季準備一瓶陳醋或白酒,經常打開蓋子聞聞,可提神醒腦,有效的預防感冒

飲:晚上睡覺前多飲熱水,用生姜片泡茶喝,對防止感冒有很好的效果。

熏:把陳醋加熱,關上門窗,每隔兩周熏一次,可有效的殺滅感冒病毒和微生物

相關保健

治風熱感冒的三湯。

風熱感冒表現為發熱加重、頭痛、咽喉紅腫幹澀疼痛、鼻塞涕黃,咳嗽痰黏或黃,且口渴喜飲,怕風。對鏡可觀察到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還有可能加重頭面部痤瘡、便秘等。治法應以辛涼解表為主。

第一湯:薄荷粥(選自《送餘錄》)

薄荷15克煎取藥汁候涼,取粳米6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時,加入薄荷汁及适量冰糖。稍溫即服,得汗最佳。

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護胃作用。此湯飲對新感風熱者最适宜。

第二湯:桑菊薄荷飲

桑葉6克,菊花6克,薄荷3克,苦竹葉15克,蜂蜜少許,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頻服。桑葉清肺熱;菊花疏散風熱,明目平肝;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能迅速解除發熱頭痛等症狀。有高血壓或頭痛、目糊之患者也較為适宜。

第三湯:貝母沙參蒸雪

将雪梨1個去皮去核,把貝母6克、沙參10克、薄荷2 克及冰糖适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内加水蒸熟,早晚分食,連吃數日。此湯潤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兒童感冒後熱病傷陰引起咽幹咳嗽、肺熱痰黃,或津傷口渴、大便燥結等症。

第四:杭菊糖茶:杭菊糖30克,白糖适量。将杭菊花放茶壺内開水浸泡,加白糖适量。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郁火。适用于風熱感冒初起、頭痛發熱患者。

第五:冬瓜蓮葉扁豆粥:冬瓜500克,白扁豆30克,鮮蓮葉15克。将扁豆、蓮葉、冬瓜洗幹淨,冬瓜連皮切成小塊。把扁豆、蓮葉一起放入鍋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燒沸後,下冬瓜,然後用小火煮1~2小時,調味即可飲用。有清肺熱、化痰止咳之功效和化風熱感冒之功效。

相關食療

1、如果輕微發燒的話,可以用生姜加上适量的紅糖,煮滾後趁熱服用,可以解表散寒,有降溫的作用,同時對于治療風熱感冒有良好作用。

2、夏天食欲不振,怕冷,感冒流涕,就可以嘗試一下用黃芪、大各15克,生姜5片,一起用大火煮滾,然後改用小火煎煮1小時後即可,等到稍涼後飲用湯汁,每天2次,連續飲用3天,即可治愈風熱感冒。

3、通常患上風熱感冒的人都有點怕冷,所以要維持體溫,将汗液從體内逼發,可以用蔥白5-7根洗淨切成粒,生姜4片去皮洗淨,糯米60克洗淨,米醋适量。将準備處理好(除了蔥白)的材料一同放入鍋内,然後上适量的水煮成粥後,最後放入蔥白和調味料,加入米醋,攪拌均勻即可。

4、想要清肺熱,化痰止咳,治療風熱感冒,其實可以準備冬瓜500克、蓮葉15克、扁豆30克,将所有材料洗幹淨後,冬瓜帶皮切成小塊,先把扁豆、蓮葉一起放入鍋内,加水煮沸,後下冬瓜,最後用1-2小時小火炖煮,随後調味即可。

不宜食物

(1)忌食油膩、黏滞、燥熱之物。

(2)最重要的是不能吃香菜,雖然它溫中健胃,易患感冒的這類人常氣虛,吃香菜後會更易感冒。

(3)風熱感冒發熱期,應忌用油膩葷腥及甘甜食品,還忌過鹹食物如鹹菜、鹹帶魚等。

(4)忌食的有:一切滋補,過油的,酸,豬,鴨,狗,羊,糯米飯,麥冬,胎盤,蝦子,人參,阿膠,各種海魚,螃蟹,石榴,烏梅,柿子,柿餅,豆腐,蘿蔔,地瓜,菜瓜,生梨,冷茶,羅漢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