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

裝備制造業

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生産技術裝備的制造業,是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發展特别是工業發展的基礎。建立起強大的裝備制造業,是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實現工業化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六大提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并指出“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适用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明确了裝備制造業的戰略地位。
    中文名:裝備制造業 外文名:Equipment manufacturing 别名: 特 性:中國所獨 制造業核心:裝備制造業

概述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簡單再生産和擴大再生産提供裝備的各制造業的總稱,承擔着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工作母機、帶動相關産業發展的重任,可以說她是工業的心髒和國民經濟的生命線,是支撐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基石。

從工業化規律來看,在工業化中期,制造業是國民經濟增長的主導;進入工業化後期,制造業對技術進步、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和産業升級的推動作用将大大增強。如今中國經濟發展處于工業化的中期,戰略目标是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現在進入一個轉折時期,工業特别是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還有一定上升空間,如果不扭轉制造業競争能力下降趨勢,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難以保證,國際競争力難以提高,而提高制造業競争能力的關鍵是提高裝備制造工業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争力。

行業特性

資本密集

資本密集是指裝備制造業企業需要很大的财力投入。

裝備制造業從生産通用類裝備,如農用機械、工程機械,到生産基礎類裝備,如機床、工裝,再到生産成套類裝備,如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成套設備等,以至更高級的生産安全保障類裝備和高技術關鍵裝備,如軍事、航空航天裝備等,其廠房成本、設備成本、材料成本、研發成本、人力成本等開支都十分巨大,投資規模動辄上億,以十億、百億觀,也不鮮見。所以裝備制造業是實足的資本密集型産業。

近年來,國際資本對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投資節節攀高。2006年,中國裝備制造業累計近3萬億元投資,其中外商直接投資達400.8億美元,約占投資總額12%,同比增長了29.4%。而目前,在中國區域内,裝備制造業全行業的三資企業産值過億元的就有上千家。

技術密集

技術密集是指裝備制造業的生産過程對技術和智力要素的依賴大大超過其它行業。

比如生産數控機床、大規模集成電路;微電子和電力電子器件、儀器儀表、自動化控制系統;礦産資源的井采及露天開采設備;大型火電、水電、核電成套設備;民用飛機、高速鐵路、地鐵及城市軌道車、汽車、船舶等先進交通運輸設備;大型科學儀器和醫療設備;先進大型的軍事裝備,通信、航管及航空航天裝備等等。這些産品技術含量高、生産工藝精密,組織過程複雜,對研發水平、技術實力、知識産權投入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所以裝備制造業又可謂技術密集型産業。

勞動密集

勞動密集是指裝備制造業需要大量人力參與産成品的制造過程。

一般來講,生産過程對技術要素的依賴與對勞動要素的依賴成反比,即隻有當技術程度低時,容納的勞動力才會多,但裝備制造業則不同,技術密集與勞動密集同時存在。原因在于:裝備制造業所生産的産品,如礦産資源的井采及露天開采設備,石油化工成套設備,電力成套設備,船舶、地鐵、航空航天、軍事裝備等,其生産組織過程都非常複雜,主要是通過按單制造、非标制造、項目制造等模式進行的,而這些生産組織模式與最終消費品制造業的生産組織模式極為不同。最終消費品制造業的産品多可進行批量化、流水線生産,而裝備制造業幾乎不存在由少數幾個工人看管數條生産線便可以使生産過程運轉順利的情況。按單制造、非标制造、項目制造模式中存在着大量的定制化采購、定制化設計、定制化生産組織、定制化裝配工作,以及過程中的技術工藝變更、生産計劃調整等事項,這些都需要靠人力介入進行解決,沒有一成不變的、按鈕式控制的“傻瓜式”生産過程。

所以,裝備制造業在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的同時,也是勞動密集型産業,是少有的對資本、技術與人力的需求都很旺盛的行業。也正因如此,裝備制造業對投資、技術進步、就業的拉動效果極為明顯,的确不愧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産業。

包含内容

通用類裝備(一般性裝備)。基本上是傳統的機械制造類産品,無論是機泵閥、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建築機械、運輸機械等,絕大部分應該屬于通用類裝備。

基礎類裝備(裝備制造業的核心)。主要包括機床、工具、模具、量具、儀器儀表、基礎零部件、元器件等,廣義上還包括相應的基礎技術(包括設計和生産制造技術)和基礎材料。

成套類裝備。主要指生産線等。

安全保障類裝備。主要指新型軍事裝備、尖端科研設備、保障經濟安全的關鍵性設備等。

高技術關鍵裝備(前沿性核心裝備)。最典型的高技術關鍵裝備如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産中的單晶拉伸、矽片切抛、鍍膜光刻、封裝測試等核心技術設備。

一是重大先進的基礎機械,即制造裝備的裝備——工業“母機”,包括數控機床( NC)、柔性制造單兀(FMC)、柔性制造系統(F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工業機器人、大規模集成電路及電子制造設備等;

二是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主要是先進的液壓、氣動、軸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壓電器、微電子和電力電子器件、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等;

三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科學技術、軍工生産所需的重大成套技術裝備,如礦産資源的井采及露天開采設備,大型火電、水電、核電的成套設備,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的成套設備,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軋制成套設備,航空、鐵路、公路及航運等所需的先進交通運輸設備,污水、垃圾及大型煙道氣淨化處理等大型環保設備,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輸水輸氣等大型工程所需的成套設備,工程機械成套設備等。

對應範圍

裝備制造業範圍廣,門類多,産品雜,技術性強,服務面寬,涵蓋了主機産品、維修配件和服務等。中國的産業分類标準,與國際産業分類标準(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歐洲共同體委員會等共同編制“國際經濟核算體系”)(ICIS)及國際貿易分類标準(SITC)還不統一。為了使對“裝備制造業”的界定能盡量與國際标準接近,以便适應中國加入WTO的形勢,界定“裝備制造業”的範圍主要是指國際工業分類标準——ISIC中的38大類,即ISIC38。包括金屬産品,機器與設備制造。

具體來說,所界定的“裝備制造業”,相當于國際産業分類标準的382除電氣外機械制造業“非電氣機械”;383電氣機械制造業“電氣機械”;384運輸設備制造業“運輸設備”;385科學、測量、控制、光學設備制造業“專業和科學設備”。相當于美國(1994年北美産業分類标準NAICS)的35工業機械及設備制造業;36電子及其他電氣設備制造業;37運輸設備制造業;38儀器及相關設備制造業。相當于歐洲國家的“資本貨物制造業”。

常見問題

中國仍處于工業化的中期階段。中國裝備制造業無論從管理機制、技術創新能力,還是從企業規模、競争實力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

(一) 組織結構不合理

1、企業規模小,大企業規模也不大 長期以來中國裝備制造業重外延、輕内涵,投資分散、重複布局十分嚴重,且多數企業按“大而全”和“小而全”建設,緻使裝備制造企業規模普遍很小,即使所謂“特大型”和“大型”企業規模也不大。

2、長期以來中國重大工程項目的工程設計,産品設計和制造分屬不同部門,嚴重地影響了國内技術裝備成套供應體制和能力的形成。

3、國内金融業參與裝備制造業的投資、組合的渠道受到衆多限制和約束,難以通過資本市場解決裝備制造業的改組。

(二) 技術結構不合理

1、自主開發能力低。由于企業規模小,研究開發能力薄弱,緻使自主開發能力差,技術創新能力低。高新技術裝備和重大技術裝備在很大程度上還要借助引進外國的技術。

2、企業還未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中國不僅研究開發經費和人員少,同時分布極不合理。研究開發經費和人員主要集中于研究機構和大學,企業還未真正成為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的主體。

3、設計和制造技術能力不強。現代化的設計以綜合和系統的觀點,從市場、設計和生産過程中尋找最佳的結合點,集合材料、工藝、控制、系統、工程等方面,開發設計技術先進和經濟合理的産品,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擴大市場占有率。中國裝備制造業受人才、技術、投資、設計開發條件等方面的制約,設計和制造技術能力普遍不高。

4、産品結構不合理。中國長期處于短缺經濟狀态,許多産品嚴重供應不足。中國裝備制造業也多緻力于鋪攤子,擴大生産能力,而對提高企業素質很少關注,傳統和大路貨産品生産能力猛增,緻使不少産品生産能力過剩,供過于求,企業效益不好。與此同時,重大技術裝備和高新産品生産能力又嚴重短缺,緻使國外機電産品大量湧入國内市場,在中國國内市場上的份額已達30%。除為基礎産業提供的重大技術裝備多數源于進口外,某些技術含量高的産品進口份額也已占國内市場的50%以上。

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滞後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中設備投資的2/3依賴進口。石油化工裝備、轎車工業裝備、數控機床、紡織機械、膠印設備等要靠進口。裝備制造業主要産品的技術來源50%以上依靠從國外引進。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差,新産品的開發周期長。

中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一方面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技術裝備;另一方面中國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不高,産業結構不合理,相關政策不完善,無法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造成大量技術裝備進口的局面。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一國不可能包攬本國所需的全部裝備,但作為一個有13億人口的社會主義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是從國外買不來、也買不起的,必然是通過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得以實現工業化,而且隻有強大的裝備制造業才能成為工業化強國。

解決途徑

在裝備制造業已經得到全面關注的情況下,中國應該制定一個系統性的發展裝備制造業的戰略和計劃,并加以有效地組織實施,将中國建成世界上重要的裝備制造和供應基地。

(一)繼續深化裝備制造業的結構調整,加大“改制、改組”力度,激發企業活力,增強國際競争力。裝備制造業的振興必須首先通過改制、改組,激發企業活力。加快企業産權多元化的進程,加強企業激勵機制與制衡機制的建設,真正激發起企業的活力。圍繞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優勢和強項進行産業結構、組織結構的調整與重組。打破部門、行業保護,加大企業間重組、并購力度,建立起大裝備制造業體系;按照全球化和專業化生産的思路,大力培育一批在國際上有競争力的大型企業和一大批強、精、專的中小企業集群。壓縮過剩的、落後的生産能力,加大嚴重虧損、沒有發展前途企業的破産、退出力度。

(二)加強國家調控與市場指導,集中資源實現重大突破。對于與中國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緊密關聯的重大裝備及應用工程項目,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由國家出面組織優勢和有效資源,通過改制、改組、改造及組織科技攻關、裝備研制和工程示範,力争實現重大突破和跨越。

(三)做好規劃引導,發揮産業集聚效應。為充分發揮資源的最大效能,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建設,國家應做好規劃引導,在資金、資源、技術具有比較優勢的地區,制定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吸引優秀人才,發揮産業集聚效應,鼓勵形成在國際上知名、各具特色的若幹裝備制造業集中地。

(四)堅持技術引進、消化與自主創新,促進傳統制造業的升級。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積極引進發達國家裝備制造業的關鍵裝備技術、配套零部件生産技術,并努力消化、吸收與創新,最終實現國産化,帶動中國傳統制造業的轉換升級。在此基礎上,逐步加大自主開發和自主創新的力度,使裝備制造業的技術創新模式由引進技術型向引進技術和自主開發相結合型轉變,進而走向自主創新型。

(五)提高系統和總成套能力,形成若幹裝備總承包商。破除傳統的分割體制,推進跨地區、跨行業的聯合、兼并與重組,在大力提高單機技術水平、質量和性能的同時,高度重視裝備系統成套能力的提高,組建一批具有系統設計、系統成套和工程總承包能力的裝備承包公司,形成幾家在國際上有較高知名度和競争實力的裝備總承包商或大供應商。

(六)轉變技術創新模式,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加強裝備制造業的技術研發投入,明确一批關系到裝備制造業長遠發展的技術研發重點。切實加強中國制造業的技術研發投入,緊密跟蹤世界制造技術的前沿,有重點地開展研制攻關,力争在世界高新技術領域及制造業應用領域掌握一批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建立高效協調、符合國際慣例的“産學研”一體化體制,加快科技成果産業化進程。

(七)繼續發揮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重視提高熟練技術工人的比例。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内,中國制造業仍可充分發揮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并在吸引直接投資及發展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方面保持競争優勢。提高制造業熟練工人的比例,培養造就數千萬掌握制造業高技能技術的人才隊伍,将是中國裝備制造業保持競争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八)加大政府宏觀調控力度,營造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大環境。結合WTO準則和中國政府的承諾,研究制定“入世”後促進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技術政策和經濟政策。在研究開發經費、産品稅收政策、重大工程采購方式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基礎作用

(一)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和帶動經濟快速增長的發動機。裝備制造業占全國工業各項經濟指标的比重高達20%以上。裝備制造業産品出口額占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比重也高達25.46%。1953~1998年期間,中國GDP的年均增長率為7.8%、工業年均增長率為11.9%,而裝備制造業年均增長率為17.6%,比GDP的增長速度高出9.8個百分點,是帶動經濟快速增長的發動機。

(二)是吸納勞動力的重要載體。中國裝備制造業全部從業人員約占工業總數的20%以上。如果考慮到制造業與其他流通業、服務業的關聯性,則制造業間接提供的就業比例更高。

(三)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推進傳統産業改造升級的根本手段。中國正處在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時期,經濟增長方式的集約化不再是盲目追求速度和産量,而是注重效率和質量,以及節約資源和降低污染。集約化的決定性因素是加速技術進步,集約化的物質基礎是開發先進、高效的技術裝備。裝備制造業承擔着為國民經濟各行業和國防建設提供裝備的重任,帶動性強,波及面廣,其技術水平不僅決定了各産業競争力的強弱,而且決定了今後運行的質量和效益。用先進裝備改造傳統産業是實現産業結構升級的根本手段。因此,裝備制造業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産力的橋梁和通道。裝備制造業是科學技術和知識轉化為生産力的最具深度、最有影響的産業。技術裝備作為技術載體,是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的媒介和橋梁,是科研成果從潛在效益轉化為現實效益的重要手段。技術裝備是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大、産業關聯度大以及出口貿易利益較大的商品。因而,技術裝備是工業發達國家,以至工業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市場上競相角逐的重點,也是世界貿易的主導商品和增長速度最快的商品。

(五)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軍事安全的重要基礎。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進程中無不高度重視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即使進入信息化社會,仍十分重視以裝備制造業為核心的制造業。以作為裝備制造業工作母機的精密機床為例,它是西方國家對華禁運的重點。1999年5月,美國政府公布的考克斯報告提出要控制對華出口機床;2000年10月12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針對中國等國家的《控制高技術機床出口》的法案。這說明高精度機床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和軍事安全的重要。

主導方向

首先要處理好發展裝備制造工業與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系。世界經濟正經曆産業結構調整階段,中國産業結構升級也進入關鍵時期。裝備制造工業是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動機,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推動力。裝備制造工業不僅決定制造業未來的競争力,而且是農業實現現代化、産業最終向服務經濟為代表的第三産業轉移的關鍵,也是增強國防實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正确認識振興裝備制造工業對于工業改組改造和結構升級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要處理好發展裝備制造工業與高新技術的關系。高新技術滲透性強,用高新技術改造裝備制造工業,有利于提高其整體素質,推動其産業結構升級和管理創新。而高新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裝備制造工業的支持。因此,在努力發展高新技術的進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裝備制造工業,有重點、分步驟地将高新技術運用到裝備制造工業的重點領域、重大項目中,實現技術跨越,使兩者優勢互補,相得益彰,讓高新技術的高水平、高效益在裝備制造工業的規模經濟上發揮作用。

第三要處理好裝備制造工業中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産業的關系。工業結構的變動具有連續性,其一般規律是,在工業化初期以勞動密集型發展為主,工業化中期以資金密集型發展為主,工業化後期以技術密集型發展為主。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資源豐富,制造業發展中結構問題主要是裝備工業滞後。在這個國情下,要充分考慮面臨的國際環境,在選擇裝備制造工業結構時應堅持既不片面強調隻發展勞動密集型部門,又不片面強調隻發展資金和技術密集型部門。中國裝備制造工業生産要素密集型産業的發展策略應為:産業的多層次推進策略。即:保持一定的勞動密集型,繼續發展資金密集型,集中優勢,有重點地積極發展技術密集型。

第四要處理好經濟全球化與裝備制造工業現代化的關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裝備制造工業資本結構多元化的趨勢加快,特别是境外資本大舉進入,及随之帶來的技術和設備、管理、市場,對中國裝備制造工業産生了并将繼續産生巨大沖擊。21世紀,經濟全球化格局使各國經濟依存度不斷提高,中國在設計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關鍵性、戰略性工業領域,不能完全依賴國外,應将關鍵技術及關鍵領域的控制力掌握在國人手中。對于關鍵技術不要求一定是自力更生研究開發,可以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經過消化吸收而掌握,構建開放式的現代裝備制造工業。在引進來的同時要走出去,中國裝備制造企業要打入國際市場,要走國際化與自主發展相結合的道路。

政策建議

1、加強對裝備國産化的組織領導。建立重大工程和裝備國産化工作的組織協調機制,通過重大工程帶動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2、進一步建立健全市場機制,認真貫徹招投标法等法規,促進國産設備進入市場。鼓勵裝備企業公平競争,發展專業化協作,促進企業加快改革步伐,提高管理水平和競争力。

3、堅持依托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推進裝備國産化。有計劃地組織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國産化工程,例如百萬千瓦核電設備、直流輸電成套設備、大型石化成套設備、大型掘進施工設備、高檔數控機床等。

4、抓緊研究制定政策法規,為裝備工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一是對進行重大裝備國産化研究開發、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給予必要的支持經費;二是抓緊研究制定促進裝備工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法規,如調整現行進口産品稅收政策,改變進口成套設備免稅而進口關鍵原材料、零部件交稅的做法;改進技術裝備的國外采購方式,堅持以市場換技術;三是制定鼓勵使用國産設備的政策,特别對首台套設備的國産化依托工程,要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5、培育大企業、企業集團的技術創新能力與核心競争力。大企業、企業集團在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礎和帶動作用。因此,應繼續鼓勵和支持大企業、企業集團建立技術中心,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繼續鼓勵和支持大企業、企業集團參與國家重點工程建設。

發展趨勢

就裝備制造業而言,兩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的深度結合,其核心是以信息化為支撐,追求可持續化的發展模式。針對我國裝備制造業信息化發展的現狀,延展咨詢通過在裝備制造業信息化建設多年的工作經驗,結合政府近年來對兩化融合的關注和重視而出台的一些政策預測,未來裝備制造業将在以下三個方面實現與信息化更好地融合。

一、技術融合

技術整合是裝備制造業内工業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一方面産生新的技術,另一方面推動技術創新。例如計算機控制技術應用于工業而産生的計算機工業控制技術等。

二、産業融合

産業融合是指信息技術或産品滲透到裝備類産品中,增加其技術含量。例如富士機械等公司将智能化技術融入到平闆電腦的生産過程中,提高裝備母機的智能化;豐田等汽車廠商将信息技術整合到汽車制造中,生成人機界面,提高汽車生産平台的可操作性。 

三、管理融合

管理融合是指将信息技術應用到管理流程、業務流程和設計、制造的各個環節,推動裝備制造業企業業務創新和管理升級。例如采用ERP取代傳統的手工或紙單管理,實現企業資源的信息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益。由延展咨詢研發的按單制造ERP解決方案和MTO II管理軟件,是基于裝備制造業企業按單制造生産模式特點,正是滿足企業實現信息與管理整合這一迫切需求的代表産品。

裝備制造業信息化實現技術、産品與管理三個層面的深度融合,并彼此不可分割,将成為裝備制造業轉型與升級的重要途徑。

發展前景

2009年1月1日,中國開始實施的增值稅轉型就是對國内裝備工業的一個很大鼓勵,但由于它是一個普适性的政策,不論是高、中、低檔的設備,都能夠從中獲益,因此對産業升級的助力則相對有限。在工信部組織的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評估論證過程中就有專家提出,應該借此機會對購置節能環保、技術升級等設備的企業,給予一定稅收上的優惠。這對于轉變中國裝備工業來說,将會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大多數人更多的考慮通過基金、中央财政直接補貼的方式對企業進行鼓勵。但有關部門應該意識到通過稅收改革鼓勵企業發展更為有效,稅收作為事後的補貼,對于鼓勵企業投入設備有更大的支持力度。不僅如此,稅收優惠政策隻要是企業做了就會獲益,從這一點來看,對于所有企業主體來說會更加公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