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出效應

擠出效應

增加政府投資對私人投資産生的擠占效應
擠出效應是指增加政府投資對私人投資産生的擠占效應,從而導緻增加政府投資所增加的國民收入可能因為私人投資減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1]在一個充分就業的經濟中,政府支出增加會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資出現抵消性的減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場上購買産品和勞務的競争會加劇,物價就會上漲,在貨币名義供給量不變的情況下,實際貨币供給量會因價格上漲而減少,進而使可用于投機目的貨币量減少。結果,債券價格就下跌,利率上升,進而導緻私人投資減少。投資減少了,人們的消費随之減少。這就是說,政府“擠占”了私人投資和消費。
    中文名:擠出效應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Crowding Out Effect 釋 義: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費 政 府:政府機構

概念

擠出效應指一個相對平衡的市場上,由于供應、需求有新的增加,導緻部分資金從原來的預支中擠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也用以形容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費或投資降低的效果。

 一、政府通過在公開市場上出售政府債券來為其支出籌資。在這種情況下,由于貨币供給量沒有增加,政府債券出售使債券價格下降,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減少了私人投資,引起了擠出效應,而擠出效應的大小取決于投資的利率彈性,投資的利率彈性大則擠出效應大。 

二、政府通過增加稅收來為其支出籌資。在這種情況下,增稅減少了私人收入,使私人消費與投資減少,引起了擠出效應。而擠出效應的大小取決于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大,則稅收引起的私人消費減少多。  

三、在實現了充分就業的情況下,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了價格水平的上升,這種價格水平的上升也會減少私人消費與投資,一起擠出效應。 

四、政府支出增加對私人預期産生不利的影響,即私人對未來投資的收益率報悲觀态度,從而減少投資。  

五、在開放經濟中當實行固定彙率制時,政府支出增加一起價格上升削弱了不過商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争能力,從而出口減少,私人投資減少。短期中,當經濟沒有實現充分就業時,擠出效應小于1大于0,但在長期中實現了充分就業時,擠出效應則為1.由此得出,在沒有實現充分就業時,擴張性财政政策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在中長期,這些政策隻會引起通貨膨脹。

擠出作用

短期中,當經濟沒有實現充分就業時,擠出效應小于1大于0,但在長期中實現了充分就業時,擠出效應則為1.由此得出,在沒有實現充分就業時,擴張性财政政策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在中長期,這些政策隻會引起通貨膨脹。

The tendency for a goverment budget deficit to decrease investment.

影響因素

投資需求的利率彈性,貨币需求的利率彈性是影響擠出效應大小的主要因素。根據IS-LM模型的理論,影響擠出效應的因素有:支出乘數的大小、投資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貨币需求對産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貨币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等。其中,支出乘數、貨币需求對産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及投資需求時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與擠出效應成正比,而貨币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則與擠出效應成反比。在這四因素中,支出乘數主要決定于邊際消費傾向,而邊際消費傾向一般較穩定,貨币需求對産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主要取決于支付習慣,也較穩定,因而,影響擠出效應的決定性因素是貨币需求及投資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

1.支出乘數的大小

政府支出增加會使利率上升,乘數越大,利率提高使投資減少所引起的國民收入減少也越多,擠出效應越大。

2.貨币需求對産出水平的敏感程度

貨币需求函數L=ky-hr中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一定量産出水平增加所導緻的對貨币的交易需求增加越大,使利率上升的越多,擠出效應越大。

3.貨币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

即貨币需求函數中h的大小,h越小,貨币需求稍有所變動,就會引起利率的大幅度變動,因此當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貨币需求增加所導緻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擠占效應越多;反之,h越大,擠出效應越小。

4.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

敏感程度越高,一定量利率水平的變動對投資水平的影響就越大,因而擠出效應就越大;反之越小;

這四個因素中,支出乘數主要取決于邊際消費傾向,而它一般被認為是穩定的;貨币需求對産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取決于支付習慣和制度,一般認為也較穩定,因而擠出效應的決定性因素為貨币需求及投資需求對利率敏感程度。

在凱恩斯主義極端情況下,貨币需求對利率變動的彈性無限大,而投資需求的利率彈性為0,因而政府支出的擠出效應為0,财政政策效果極大;在流動性陷阱中運行。

古典主義極端情況下,貨币需求對利率變動的彈性為0,而投資需求的利率彈性極大,因而财政政策毫無效果。

發生機制

對擠出效應的發生機制有兩種解釋。

一種解釋是:财政支出擴張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抑制民間支出,特别是抑制民間投資。

另一種解釋是:政府向公衆借款引起政府和民間部門在借貸資金需求上的競争,減少了對民間部門的資金供應。

不同意見

對于擠出效應問題,西方經濟學家有兩種不同的意見。反對國家幹預的經濟學家認為,擠出效應是無可否認的。因為公共支出的錢不論來自私人納稅或是私人借貸,如果貨币供應量不變或增加很少,則由于公共支出的增加,會造成貨币需求壓力,迫使利率上升,從而會減少私人投資。因此,擠出效應不會使總需求發生變化。主張國家幹預的凱恩斯主義者則認為:(1)公共支出的擠出效應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來說,隻有達到充分就業後才會存在擠出效應。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條件下,不存在蕭條時期公共支出排擠私人投資的問題。(2)影響私人投資的,除了利息率水平,還有預期利潤率因素。如果增加公共支出能提高預期利潤率,那麼公共支出對私人投資不是“擠出”而是“擠入”。另外,即使公共支出影響利潤率水平,但由于私人投資者對預期利潤率變動的敏感程度大于對利息率變動的敏感程度,所以公共支出也不可能“擠出”相等的私人投資。因此,增加公共支出仍然能使總需求增加。

擠出效應

國債擠出效應

簡單的說,國債的擠出效應也就是說國債的信用風險很小,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很多投資者喜好這種投資工具,因而大量購買,導緻資金用于非生産而導緻企業用于非生産的資金減少,造成企業與政府争資金的情況。如果政府将用國債所湊集的資金用于彌補财政赤字,那麼這種國債的擠出效應就非常明顯,是有有害于生産的,所以,基于這個原因,很多古典經濟學家提出國債有害論。當國債所籌集的資金完全是遊餘資金,即處于遊離狀态的資金,并且用于國家項目投資而不是用于彌補财政赤字(即用于社會生産的話),這種擠出效應的不利之出便被減到最小。

政策效應

财政開支

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前,政府财政幾乎集中了企業與居民儲蓄的絕大部分。全民所有制企業不僅以稅利形式将企業創造和實現的純收入上繳财政,而且企業的剩餘産品價值也通過價格剪刀差的形式集中到财政手裡;政府直接管理全民所有制企業,以組織職能代替了企業的經營管理;企業擴大再生産的資金、甚至部分簡單再生産的資金都來自于财政,銀行僅僅是實現資金流動和給财政計劃建設項目以補充資金的輔助機構。因此,在這種計劃經濟條件下,出現了财政支出與國民經濟同步增長的現象。

總稅負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财政收入的增長滞後于經濟增長,“八五”計劃執行中尤其嚴重。1980—1997年,國内生産總值(GDP)增長了14.18倍,年均增長率為18.2%,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23.3 %下降到1997年的11.6%,1995年這一比重達到了曆史最低水平,為10.7%。表3 列出了一些發達國家和經濟持續發展的亞洲國家的财政收入規模情況。如表中所示,一般地,财政收入規模随着經濟的發展和财政職能的健全而逐步擴大,從經濟起飛較早的一些亞洲國家情況來看也是如此。相比之下,我國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 保持低水平的狀況似乎不大正常。日前,稅收收入業已成為我國财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稅收收入(包括企業流轉稅、企業所得稅、關稅、農業稅等)占财政收入(不含内外債收入)的比重,從1980年的54.9%上升到1996 年的 93.28%;因此,宏觀稅負水平(即稅收總額占GDP的比重)的高低決定着财政規模的大小。最近十年,我國稅收體系的累退性十分明顯,大多數年份的稅收增長低于名義GDP增長,稅收占GDP比重驟然下降,由1985年的27.8%降至1995年的10.07%。1994年實行分稅制後, 雖然增值稅與營業稅等主要稅種将随經濟的增長而同步增長,但由于多種原因,包括其他稅種的影響,稅收占GDP的比重繼續下降,也就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繼續下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